第28章(1/2)
“叔,你看这样是不是方便许多。”接下来几日,徐鹿鸣除了带着鸽子出去放飞,便是在城中乱转。
开了城门,城里的店家也跟着打开铺子,县里又恢复到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
徐鹿鸣把大街小巷都转了个遍,给姜大年找了个替砖瓦窑拉砖瓦的活。
大楚缺牛马骡,即使是砖瓦窑这种不缺钱的窑子,依旧买不起许多的骡子和牛,每次给客人拉砖,都得雇人拿板车推。
近一点的地方还好,不那么累人,远一些的地方,一板车砖送过去,天都黑了,砖没拉上多少,还得搭上一天的工钱。
因此这些砖瓦窑常年雇佣旁人家的牛,有活就上门来喊人,一趟三十文钱。活多的时候,一天跑个三五趟不是问题。
徐鹿鸣接下这个活,就弄了些木头,在空间里给牛做了个容易转弯,还省力的板车,装作从外面买回来的,套上给姜大年看。
姜大年牵着牛在院里走了一圈,感觉比他们自己用的板车好使多了,脸上露出笑来:“确实省力。”
“那成。”徐鹿鸣见姜大年笑得开心,自己也跟着笑,“以后叔可要留心点屋外,若砖瓦窑的人上门来雇牛,叔自个看着跟不跟牛,若是忙,就把牛交给他们,不忙就自己牵着牛走一趟。”
姜大年摆手:“我在县城里能有甚事,牛这么金贵的东西,可不敢交给别人。”
“都依叔的意思。”徐鹿鸣附和两句,又去瞧在后院喂鹌鹑的赵二娘,笑着帮着她清理鹌鹑笼子,“婶,还习惯吧。”
赵二娘抿笑:“习惯,怎么不习惯,不就是每天清理清理笼子,然后喂些吃食,比我在乡下喂鸡鸭鹅还省心。”
在城里喂鸡鸭鹅味道太大了,声音也大,主要是也没地方养。鹌鹑就不一样了,能一直喂在笼子里,且它们声音还小,几百只喂在一起,都吵不到邻居家去。
正好开春姜辛夷给徐鹿鸣买的两对鹌鹑在空间里孵了不少的小鹌鹑。他便取了三十只出来,交给赵二娘打理。
见赵二娘适应得良好,徐鹿鸣又笑着说:“那就好,我都跟街头的杂货铺说好了,以后每半月送一次鹌鹑蛋。”
鹌鹑虽然下蛋多,一年能产两三百枚,但因着养鹌鹑的人少,鹌鹑蛋的价格不低,一枚至少五六文。
徐鹿鸣给赵二娘的这批鹌鹑,其中二十只都是母鹌鹑,养得好,一天收十来枚蛋不是问题。
这下夫妻俩在城里都有进项,且还是不低于乡下种地的进项,再也不唠叨不住县里,要回去之类的话了。
赵二娘见徐鹿鸣甚都给他们安排好了,对着他好一阵稀罕:“小徐,你说说你,该让婶子怎么夸你好。”
亲哥婿也不过如此了。
“婶婶别这么说,木兰也帮了我很多。”徐鹿鸣最怕别人夸他,忙把姜辛夷拉出来当挡箭牌。
“你这孩子。”赵二娘见徐鹿鸣这么受不得夸,不禁笑了笑。
同时心里生出股,他要真跟木兰是一对就好了的想法,以小徐这么会照顾的人的劲头,木兰跟他回了西北,想必也不会吃苦。
可惜了,两个孩子好像都没那个意思。
“……”
徐鹿鸣在院子里陪着赵二娘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把赵二娘哄得开开心心。刚打算退出院子去找姜辛夷,一抬头就瞧见姜辛夷正站在回廊下瞧他们。他忙笑着凑过去邀功:“怎么样,我做得很棒吧。”
一般这种情况下,徐鹿鸣怎样也能得姜辛夷两句夸赞,但今天的姜辛夷视线在他脸上顿了一秒,就不带一丝情绪地挪向别处。
话也不跟他说。
徐鹿鸣一愣,和姜辛夷相处这么久,他对姜辛夷的情绪掌握得可谓是炉火纯青,这种情况分明就是姜辛夷不开心的表现。
徐鹿鸣回忆了下,他最近好像没惹姜辛夷不快吧,且最近好像也没有不顺的事儿。
疫区的病人都陆续治愈,之后都不用再去疫区了。县衙也把他和姜慕荷的告身早早地送了过来,不日就可去县衙任职。
由于姜慕荷要去县衙做医吏,开医馆这个想法便暂且搁置,曹俊虎也不用着急挣钱了,他停了粮食生意,在城里踅摸起正经活儿来。
姜苏木上了县城也没懈怠学业,日日去书馆看书,姜紫芙还是那般可可爱爱,一边学习医术,一边对着药材馋得流口水。
都很好啊。
他不明白,姜辛夷哪里又不高兴了。
不过,徐鹿鸣最擅长的事儿就是哄人开心,他也不管姜辛夷的冷脸,直接拉住他的手腕,一脸高兴道:“走,我带你去看个好玩的。”
“我不想去。”骤然接触到徐鹿鸣手心灼热的温度,姜辛夷心上还是会忍不住一跳,他不悦地想要收回手,奈何徐鹿鸣的手劲大如牛,任凭他如何挣扎,都挣脱不了。
“哎呀,去吧,去吧。”徐鹿鸣很好地把力道控制在姜辛夷挣脱不开,却又不会让他感觉到疼这个度,半推半就地将他拉进自己的房间,把房门一关,“我保证是你两辈子都没见过的。”
“什么?”姜辛夷心脏骤然一紧。
“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