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隐疾”(1/2)
谢漼启唇道:“那日我……”只说了几字,身子又止不住颤了起来。
那些分明是假的,如今她好好地躺在自己怀中,毫发无损。可每当回想起那些画面,心便会无法抑制地抽搐起来。那些痛苦似是已刻入骨髓。
寻真敏锐察觉到谢漼面色的不对劲,连忙道:“不想了,不想了……”抚着谢漼的胸口,“我也不是很想知道了……”
寻真皱着眉。
每年六月下旬发作,天凉了就好,这种症状倒是有点像创伤后应激障碍……
谢漼的心疾不是每日发作,大约每两三日一次,每回发病,嘴里总喃喃唤着她的名字。稍微清醒了,便将她紧紧箍在怀中。
一晚,谢漼又发病了,寻真探上他的额头,一片冰凉。
谢漼看着她眸中满是忧色,心中涌起暖意,拥紧了她。
此刻的疼痛,与那日相比不过万分之一。
那时,心被片片撕扯开的感觉,大概这一生都无法忘却。
如今只庆幸,他挺了过来。活着,才有机会再见到她,抱到她。
转眼到了甄恒的十三岁生辰。寻真本想给他好好庆祝一下,因谢漼的病,便没什么心情了。寻真置办了一桌酒菜,三人一起,简单过了生辰。寻真给甄恒打了一块金锁,作为生辰礼。甄恒收到礼很开心,眼睛晶晶亮。
之后,谢漼奔赴各县督理,到七月,终于彻底控制住整个苏州的灾情。
蝗群被截在苏州境内,再未蔓延。
府衙的不少官员们都暗暗窃喜,此次有了政绩,就算不得升迁,也必有丰厚赏赐。
有的心中不禁感慨,若不是长史将先前那个弹劾了,换上谢刺史这般果决的主官,提前布局,几乎以最快的速度除去了蝗,以先前那位的行事风格,苏州府即便能捱过去,恐怕也是损失惨重。若圣上追究起来,他们搞不好连乌纱帽都保不住。
众人得了利,心中便暗暗对范岂肯定起来,也不在背后讽他脑子有病了。
而这其中,最得意的当属潘竞,昆山县受灾不轻,却是抗蝗最成功的县,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
昆山县的稻,丰收了!
谢漼收到了潘竞的信,抽出时间,带上寻真一道去昆山县。
马车缓缓行驶在乡间小路上,两侧是成片的农田,虽然有些地方还残留着蝗群侵袭的痕迹,但昆山县的生机却格外显眼。
三人下了马车,极目远眺,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涌起一片金色稻浪。农民们在田间收割,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其实,今年的稻谷产量比去年要少。
因为蝗情,田间便只种了寻真培育出来的新稻,除此之外,百姓们还兼种了芋头、红薯。故稻谷的总产量不如往年。
但令人称奇的是,别县那些偷偷种了稻的农户,今年都颗粒无收。而昆山县不同,稻田虽也遭蝗群侵袭,却极少被啃食,只少部分的稻受了害。
消息传开,邻县纷纷前来讨教,是何稻种,蝗虫竟不喜食?
这稻若是能推广开,以后,岂不是再也不怕蝗害了?
潘竞看向寻真,笑道:“竞舟,不如你来为这稻命名?”
寻真的目光落在随风起伏的稻穗上:“嗯?”
潘竞:“他日若能遍植天下,世人便能皆知此乃你培育之功。”
这稻是寻真培育出来的,潘竞自然不会占用这份功劳,言语间尽是真诚。
当晚,谢漼跟寻真一起回去。
正堂左右两边分别是寻真、甄凌的房间。
这次谢漼来,被寻真牵着进了卧房。
寻真将谢漼按在榻上,每日一问:“怎么样,还好吗?要不要喝药?”说着,贴近仔细打量他的神色。
谢漼看着她,见她眼珠子灵活转着,脸上隐隐布着担忧。
瞧着真是可爱极了。
便生出了几分心思。
谢漼:“无碍,不必服药。”
寻真心想,这病还真是季节性的,自天气转凉,的确没有再发作过了。但是每年夏天来这么一回,长此以往,会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吧?
照这样看来,其实心理因素占很大的比重。
若能把他的“创伤后应激”治好,或许就能治好他的心疾了?
寻真正思索时,谢漼她搂入怀中,吻上去,从脸颊辗转至唇,深吻。
寻真回应了一会,片刻后轻轻推开他。起身,蹙着眉,大拇指短促地一下下摁着嘴唇,在室内来回踱步,陷入沉思。
谢漼:“真儿。”
寻真:“……嗯。”
谢漼上前握住她的手,问:“在想什么?”
寻真:“想你的病该怎么治呢。”
谢漼:“何病?
寻真点了点他心脏的位置,道:“……不然还有什么?”
谢漼思索片刻,想着如何开口。
将她拉至床畔坐下,开口道:“真儿,今日得闲,不如商议之前搁置的事?”
谢漼提的突兀,寻真没跟他脑回路对上,问道:“什么搁置的事?”
谢漼一本正经道:“我那‘隐疾’,先前真儿不是说要帮我吗?”
寻真嘴巴微微张开,呆了呆,皱眉道:“你这个病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务之急,是把你的心疾治好!这病严重起来,可是要人命的!旁的先放放!”
“你心疾都这般严重了,竟还想着这等事!真是!”
寻真想起他发病时脸色煞白冒冷汗,浑身颤抖的样子,哪还有半分绮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