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面熟”(1/2)

几日后,县尉敲了敲县丞署的窗,“甄善美,甄善美!”

寻真正在吃盒饭:“……嗯?”

县尉:“我进来了?”

寻真应了声,县尉如一阵风般蹿了进来,压低声音道:“那个谁,潘竞,我可算想起来了!”

“几年前,他在京都与人起了冲突,对方可是极有权势的人物。潘竞下手没个轻重,差点把人给废了。潘家为了保他,只能将他打发到边境去做官。如今想来是任期满了,潘家又设法把他弄到咱们这县里头来了。”

寻真在这里呆了九年了,对有名的世家也略知一二。潘家也是其中之一。

寻真:“潘家都惹不起的人家……”

县尉快步走到门口,警惕地望了望外面,见四下无人,才又折回,神秘兮兮道:“是郡王世子!……我还听人说,潘竞是为了个女子才与世子爷大打出手的。”

竟还有这风流韵事,寻真顿时来了兴趣,坐直身子,道:“你细说来。”

县尉清了清嗓子,道:“这潘竞早有婚约,未婚妻是杨氏女。后来也不知怎的,那杨氏女竟单方面退了婚,转投世子怀抱。潘竞对那杨氏女用情至深,遭此横刀夺爱,怎能咽下这口气?杨氏女与世子成婚后,潘竞始终难以忘怀,一直未曾婚配。直到有一日,他在酒楼瞧见世子左拥右抱,花天酒地,顿时怒火中烧,当场就与世子爷动起手来……”

县尉讲完,不禁感慨:“倒也是个痴情种……”

寻真:“既然他会为前未婚妻出头,想必是个性情中人。”

县尉:“虽是世家子弟,却也是在边境吃了五年的苦,想来行事作风会收敛些,往后与他打交道,应不会太难。”

毕竟出身世家,即便生活品质有所下降,也不会太过寒酸。

新任县令抵达时,县衙上下全体出动迎接。

只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那马车高大宽敞,车身装饰简洁却不失精致,马车刚一停稳,两名小厮便快步上前,一个麻利地掀开帘子,一个摆好矮凳,伺候主子下车。

马车内,出来一位锦袍男子。

他朗目疏眉,玉面朱唇,尽管肤色被边境的风沙磨砺得有些泛黄,可眉眼间那股与生俱来的华贵之气,却丝毫不减。

潘竞下了马车,目光径直落在人群中央的县太爷身上,上前行礼。县太爷忙也回礼,笑容满面道:“子尚,路途遥远,一路舟车劳顿,你可受累了。”

潘竞:“不过寻常行程,何谈辛苦。”

潘竞与县太爷并肩往县衙内走去。县衙属吏、昆山县乡绅们早已在大堂内列队等候,迎接这位新来的县太爷。

寻真望着潘竞的背影,莫名觉得这人长得面熟。

好像在哪儿见过。

还有方才县太爷唤他的字。

也很耳熟。

寻真一边在脑海中搜刮着记忆,一边随着众人往大堂内走去。

潘竞与县太爷寒暄了几句后,县太爷便开始逐一介绍县衙的属官。

县丞作为县衙的二把手,官职仅次于县令,自然第一个被介绍。

县太爷笑着向潘竞引荐寻真:“子尚,这便是竞舟。说来也巧,他与你年齿相当,去年高中进士,才刚来不久。竞舟才思敏捷,行事勤勉,做事尽心尽责,是咱们县衙的得力干将。”

方才只是匆匆一瞥,潘竞并未留意众人的容貌。

此刻经县太爷介绍,他这才将目光投向寻真。这一看,潘竞心中猛

地一震,只觉眼前这人的面容实在眼熟。

可一时之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见过。

潘竞盯着寻真打量起来。

寻真察觉到潘竞的目光,心中有些疑惑,微笑起来,说了一番场面话:“县尊此次赴任,实乃我县之幸。卑职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县尊,为县尊分忧解难,共同治理好县中事务。”

潘竞:“有劳县丞,我初来此地,对许多事务还不甚了解,往后还需你费心,多多帮扶。”

接着,县太爷继续介绍其他属官。潘竞却在一直在想这县丞的容貌,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待众人介绍完毕,潘竞的目光再次扫过寻真,见人垂首敛目,似是在出神。

潘竞一向自诩记性颇佳,但凡觉得眼熟之人,必定是有过交集。

可眼前之人,他却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何时何地见过。

县太爷交代了几句今日的事务,众人便纷纷退下,随后带着潘竞来到书房,拿出一叠早备好的文件,向潘竞交接县衙事务。

县太爷正讲着,潘竞突然一拍大腿,啪的一声,把县太爷吓了一跳。

潘竞心道,那容貌,不正是缮之那小妾嘛!

瞅着那身形也有些像,不过似是比那小妾要再壮一些。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县太爷:“子尚,子尚……”

潘竞回神,笑笑:“您说。”

县太爷走后,潘竞去架阁库,吩咐书吏找出相关的档案文书。

潘竞翻到其中一页,凝目。

甄善美,字竞舟,泗州虹县青阳镇滩头村人,进士出身,于天启二十年恩科高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