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又逢”(1/2)

寻真跟谢璋对视了大概十秒。

寻真正想着,要不要把谢璋叫进来喝杯茶

吃吃点心,那小孩便一声不吭转身跑了。

谢璋跑了一会,碰到了碧珠、翠玉二人。是二夫人院中照顾过他的丫鬟。碧珠抬眼,顺着谢璋跑来的方向望去,那边仅有一座院子,正是谢璋生母柳氏的住处。

回去后,两个丫鬟私下里一番讨论,最终还是决定去向二夫人禀明此事。

孙宜开口问道:“你二人可是带他到那处附近玩耍了?”

二丫鬟忙不迭摇头,解释道是带谢璋去了锦翠园,那儿与清挽院相隔甚远。因谢璋总爱四处乱跑,二人便时刻紧盯,他一跑远,便立刻追了上去,一路竟追到了清挽院。

碧珠道:“恒哥儿像是认得路呢。”

孙宜若有所思。

孙宜身旁的嬷嬷接口道:“五公子那般宠爱柳氏,定是将恒哥儿抱去认过人了,恒哥儿本就比旁的孩子聪慧些,认得路也属正常。”

孙宜微微颔首:“应是如此……”

温嬷嬷又问:“可要去提点那柳氏几句?”

孙宜:“且再看看……那柳氏若坏了规矩,逾矩犯禁,再说也不迟。”

寻真这边日子过得平淡如水,谢进那边却截然不同。

自谢进今年过完生辰,大夫人便开始为他的终身大事张罗起来。又是拿着各家闺秀的画像让他挑,又是设宴安排,引他前去,让他远远瞧上一眼,一心想为他早日定下亲事。

谢进接连被骗了几次后:“娘,您能不能别再骗我了!”

钱氏:“我若不如此,你肯去吗?”

男孩子大了,一月一个样,如今已超过钱氏一个多头。钱氏与他说话,需仰起头来。

个子长了,可这心性怎还没变?

钱氏:“好,今年不看,明年看。”

谢进:“等我有了功名再说。”

钱氏:“那要等到何年何月?你若一辈子考不上,一辈子都不娶媳妇了?”

谢进涨红了脸,他今年二月参加童生试,首场便失利。先生也说了,他如今学问,入场太早,谢进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没成想丢了这么大的脸,连第一场都过不了。考完后,将自己关在房里,数日不出。

钱氏安慰,没有功名也没关系。钱绮素来不苛责儿子读书,觉得儿子若乐意读书自然是好,若是读不出什么名堂,也无妨。反正谢府也能养他一辈子。

钱绮这开明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其实,谢进曾有个嫡亲大哥,在七岁那年夭折了。

那时,谢怀礼对大儿子寄予厚望。

谢怀礼自幼被庶弟处处压制,读书、做官样样比不上,这份执念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儿子三岁时,他便请来先生开蒙,平日对儿子极为严格,无论寒冬酷暑,从不让他松懈。可没想到,大儿子在冬日挑灯夜读时受了风寒,最终不幸夭折。

去世前一天,儿子还念叨着等病好了要出府玩。

夫妇俩悲痛欲绝。

谢怀礼也因此顿悟,明白有些事强求不来。自己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又怎能苛求儿子呢?

谢怀礼中年得了谢进一子,便不再要求谢进,任由他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成长,也算是弥补对大儿子的遗憾。

被二房压制了大半辈子,纵是想不通,也不得不被迫想通。

人家读书的好苗子一个接一个地来,哪里比得过!

谢进急得跺了一脚,端了许久的稳重模样瞬间破功,丢下一句:“我明年定会考上的!”便扭头跑开了。

“这孩子!”钱绮看着儿子的背影,对徐嬷嬷说道,“以前没见他对读书这么上心,现在倒好,铁了心要先拿了功名才肯娶亲,这真真是……”

徐嬷嬷暗示道:“如今十五公子还未……自是不知道娶妻的好处。”

钱绮意会,隔日便送了三个如花似玉的丫鬟到谢进房中。结果,当晚便被谢进退了回来。

钱绮又气又急,拍着桌子道:“这混小子,成心跟我对着干!小时候多听话,现在怎变成这样了!”

徐嬷嬷:“夫人莫气,炎哥儿才十四,倒也不急,兴许明年便懂事了,能明白夫人的一番苦心。”

就这样,谢进在与母亲的“较劲”中又长了一岁。

转眼间,便要过十五岁生辰了。

自去年冬日老夫人受寒后,便一直卧病在床,一整年都没怎么下床走动。今年初春,老夫人精神稍稍好了些,恰逢谢进生辰,便准备给孙儿好好庆祝一番。

因此,寻真又收到了谢进的生辰宴邀请函。

月兰在一旁劝道:“姨娘,要不就回绝了吧,派人送份礼过去便是。”

引儿点头附和。

两丫鬟至今心有余悸,上回参加谢进的生辰宴,就出了事,都觉得寻真不去为好。

其实,若让刚吃过亏的寻真自己选,肯定是不去。可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两年,寻真都快忘了。再加上在小院子里关了整整一年,寻真觉得自己快发霉了,好不容易有热闹可看,当然要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