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知可否…”(1/2)
范岂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种种,犹如走马灯般在脑海浮现。
因而那番作答,他几乎将自己完全剖开了。将自己深藏于心的那份羞耻与狭隘全然袒露人前。
范岂在那一番自我审视与倾诉中获得了心灵的重生。
圣人的教诲,范岂自幼便熟读成诵,自认为早已融会贯通,无论何种考校,皆能信手拈来,对答如流。
可那日,在小楼姑娘清澈的目光下,范岂如梦初醒,方觉自己竟是如此浅薄无知。明明对圣人之言倒背如流,却在现实中陷入嫉妒的泥沼无法自拔,实乃愚昧之极,与自己向来所追求的圣贤之道背道而驰。
刹那间,那一句圣人之言,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与内涵,不再是空洞的文字。
也正是在那一日,随着与小楼姑娘的交谈渐深,范岂心中盘踞已久的阴霾,终于寻得了消解的良方。
亦让他对圣人之言有了更为真切、深刻的体悟。
范岂搜肠刮肚,却发觉世间竟无一个确切的词汇,能够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小楼姑娘的神韵。
倒是韦义先前无意间提及的那个词,此刻在他心中反复回响,越琢磨越觉得贴切。
很是恰当。
精怪。
山中精怪,水中灵仙。
可不就是他眼中的小楼姑娘么。
范岂不知不觉将心中的想法说出了口。
韦义面露惊奇之色:“山中精怪,水中灵仙。”
“这等妙语,用来形容一位女子,实是罕见。”
他上下看看范岂:“这世间当真有如此奇女子,能让怀逸这般形容?我瞧着,莫不是你为了哄我,编出来骗我的吧?”
范岂心道,我拿这个骗你作甚。
只是此事涉及诸多私密心绪,不便过多透露。范岂面上只摇了摇头,便不再言语,怕言多必失,泄露了与小楼姑娘相遇的种种细节。
毕竟,韦义当日也在谢府,万一言语间稍有不慎,让他从中猜出端倪,那就不妙。
“不讲这个了……”
“咦?”韦义望着窗外,面露激动之色,“我好像瞧见了缮之!”
范岂将视线投向窗外,果真是谢漼。
他身着一袭淡色长袍,身姿挺拔,气质卓然,在人群中甚是醒目。
“他今日也来了此。”
“我们去与他打声招呼如何?”
韦义与范岂不同,他才学只能算尚可。
韦义能一次高中,靠的多是运气眷顾。每逢考完试,他与范岂核对题目,总是一脸惊喜地说自己如何碰巧押对了这道题,那道题又恰好是考前琢磨过的……最后只在第三甲末席,韦义也心满意足,毕竟对于他而言,能够一次得中,已然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因而,在面对学识远超自己的谢漼时,他心中唯有敬服,只盼能与这等才子结交,哪怕人家或许会嫌弃自己,也要先上前攀谈一番。
范岂也是要面子的,此前心中对谢漼的嫉妒之意,从未向
旁人吐露半分。此刻听闻韦义的提议,他略作犹豫后说道:“缮之来此,想必是与他的挚交好友相聚,你我这般贸然前去,怕是有所不妥……”
他话尚未说完,韦义已按捺不住,霍然起身,跑了出去,那劲头仿佛生怕错失了这难得的机会。
隔了老远都能听见他洪亮的大嗓门。
“缮之,今日可真是巧了!常言道,相逢不如巧遇,我与怀逸正在此处小酌,我订的包厢宽敞舒适,不如一同过来,一起把酒言欢,畅叙一番!”
范岂:……
不一会,韦义便将谢漼引进来了。
谢漼率先步入包厢,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人。
此人身着锦绣华服,玉面朱唇,眉眼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华贵之气,一看便知是在那锦绣堆里悉心培养出来的世家子弟。
范岂心想,此人想必就是那传闻中的潘家七公子潘竞,潘子尚了。
听闻他年仅十七,虽尚未取得功名,但在这京都之中,却早已声名远扬,众人皆赞他“颖敏绝伦”“八岁能辞章”,不可轻易小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