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真不错,不对,是真好!……(1/2)
“妈!馨姨!”
“杨桃!”
还没下火车,杨桃就高兴地迎在车厢门口,冲着排队下车的良馨和夏霞挥手。
“不用你拿。”
良馨拒绝杨桃的帮助,指了指后面,“帮你妈拿吧,她给你带了好些东西。”
杨桃还是嘴角咧到耳后根,扶着良馨下了火车,等良馨落地后,再去接夏霞手里的东西。
“良馨!”
李健康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他使劲拨开拥挤的乘客,带着两名穿着工人服装的男同志挤过来,“不好意思,来晚了。”
“我们也才刚下火车,不晚。”
良馨还是拎着手里的牛皮行李包,指着火车上的烈属们,“过来北京上班的职工带的行李很多,帮她们拿就好了。”
说完,良馨也帮忙先去把孩子们牵下来。
有人接车还是方便,改革开放后,北京火车站人实在是太多了,治安紧跟其后变得不太安全。
良馨将牛皮包背在肩膀上,紧紧牵着两个孩子的手,终于安全上了航空食品一厂派来的中巴车。
上了车以后,良馨点了一遍人头,确定一个没少后,看向副驾座的人,“健康哥,谢谢你。”
“一家人,不用客气。”李健康回头看着一车的女同志,“看到你们拖家带口的来,我这心里就踏实了,我们现在先去住的地方,等安顿好了以后,再去看面包坊的门面,两个地方离得不远,都在鼓楼那一片。”
良馨将有点晕车的小娟抱在腿上,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橘子软糖,剥了外面的蜡纸,塞到彤彤的小嘴巴里,又把车窗稍微拉开了一条缝,“马上就到家了,到家了就不用再这么颠簸了。”
彤彤嚼着橘子软糖,大眼睛充满了孩童的憧憬,“馨姨,是向小丫姐姐的家一样漂亮吗?”
良馨温柔道:“我跟你一样刚下火车,还不知道房子长什么样呢。”
“馨姨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彤彤抱住良馨的脖子,“我娘说了,馨姨是最有良心的人!”
良馨看到小姑娘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脸色不再那么难看,笑着给她讲了连环画的故事。
车上小孩子一听到说故事,全都安安静静竖起耳朵,听着良馨说了三打白骨精、铡美案、小兵张嘎,钟鼓楼映入车窗。
“钟鼓楼西南,就是那个方向,就是出名的什刹海,京城老百姓每天都会聚集在那个地方,散步兜圈、溜冰、打八卦拳,那边到了夏天会有荷花池,你们住在这边,放假休息了也可以经常去逛一逛。”
李健康拎着行李,牵着小孩,拐进一条胡同,“这是桥畔胡同,我请房信铺子租了一家四合院的里院给你们当职工房,良馨不在,我看了还行就定下了。”
一辆拉着烤白薯的小摊贩与良馨等人交错而过。
“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也从胡同里传来。
路边还有一名修鞋匠认真缝补一只女式皮鞋,一名妇女坐在凳子上,将穿着白袜的右脚,搭在左脚的皮鞋上,听到动静往外看。
视线扫到良馨和夏霞时顿了一下,很快又被穿着皮夹克脚踩大头皮鞋的李健康吸引过去。
李健康停在修鞋摊旁边的院门前,“这里就是,这位修鞋的丁大爷就住在外院右首的小偏院,是外院的大爷,外院有什么事,大家伙都习惯找他调解。”
良馨等人冲着修鞋大爷客气点头。
丁大爷刚露出笑容,就听李健康又道:“但是里院不归他管,这里是刚还给资本家的房子,资本家人在国外没回来,委托国内的侄子在房产局办了手续,街道作为中介商量之后,这里原来住在外院的职工都留了下来。”
丁大爷:“……”
良馨跟着李健康穿过里外院之间的垂花门,走下楼梯就看到左右两侧东西四间房,正中间是正厢房挂两间小耳房,正房门前有一条小路,穿进去是一个偏院,偏院里还有静谧幽静的南
间和北间。
“五套房。”
李健康带着转完之后,对良馨道:“整个里院四十块钱一个月,签了三年,你特地跟我提了,都是女同志,晚上怕出门上公共厕所不安全,选择这套里院,就是因为这里就有个里院厕所,这个胡同只有这间能有地方安装一条通向胡同外暗沟的排粪管道,隔壁那院住着一位处级干部,至今都得排队去外面上公共厕所,怎么样?”
良馨看向夏霞等四人。
四人已经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