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就这么动一动,又不那么……(1/2)

“行啊!”

南河公社主任看着面包坊的长案,“面包坊里除了鸡蛋糕和桃酥,还有什么?”

“基本上老式点心全都有。”良馨笑道:“你想要什么点心,也可以提前预定,做好了我们给你送到供销社。”

“行,我回去就让供销社的采购员过来跟你们对接批发价格!”

良馨安排人坐下,继续将手上的蜜三刀里子面团做完。

等鸡蛋糕和桃酥出炉了,第一时间拿给南河公社的干部社员们品尝,得到一致高度好评后,又让他们带回去,除了给家里人吃,也顺道带给南河公社供销社主任尝一尝。

“又多了一个津贴了!”

李茅高兴关上门,“良馨,你可真能干!”

良馨看着同样高兴的王大丫,“不过,拉车送货还是很辛苦。”

“我们这些家属,都是苦出身,别的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力气。”李茅看向王大丫,“是吧,大丫?”

王大丫猛烈点头,眼睛又湿润了。

夏霞手上的青团已经全部都包好了,良馨道:“笼格内垫上湿布,蒸十五分钟。”

成功转移了话题,面包坊重新恢复忙碌。

面团发酵好后,良馨让四人放下手头的活,过来学习如何制作蜜三刀。

“皮子面擀成两块。”

良馨拿着擀面杖,向前推,向后拉,两块皮子面剂子就被擀成了薄厚均匀的长方片,“里子面擀成一块长方片,大小一样。”

四人目不转睛看着良馨的手,白皙纤细的手握着擀面杖,擀面技术看上去不是一般的娴熟,面团在她手下变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只有亲自上手操作,才知道面团的脾气有多大,没有上百次练习,是不可能轻轻一推就能变得片片大小均匀。

“两片皮子面夹一片里子面。”

良馨将面片叠成三层,叠好后,用刀切下一长条,将长条面擀薄,切成小块,拿出尺子,“长10厘米,宽5厘米。”

钟雪莲立马记下重点。

良馨将宽边四角对齐,折边中间切三刀,成方四瓣,放在手心拿起来,“蜜三刀生胚。”

“什么东西到你手里看起来都这么简单。”夏霞由衷道:“等我们做,就完全两样了。”

“做吧。”

良馨起身想泡茶,却发现搪瓷茶缸里已经被泡好了绿茶,没问是谁泡的,端起茶缸喝了一口,“你们自己安排接下来要做的东西。”

三人各自商量后。

让王大丫去做鸡蛋糕,可以赚一毛津贴。

钟雪莲做桃酥,李茅和夏霞做蜜三刀。

良馨全程没有参与关于津贴的分配,只端着茶去看下河大队送来的海货。

看着花蟹,想到了葱姜花蟹、椒盐花蟹、蟹粉狮子头、蟹粉小笼包……

看到带鱼,又馋了金黄酥脆的炸带鱼和红烧带鱼。

扇贝一看就颗颗饱满,要是放上粉丝蒜泥清蒸……

良馨移开视线,喝了一口茶,看到了搪瓷盆里的王八和鸡。

霸王别姬,她还真是头一次吃。

想到老家,当年西边大河里的螃蟹老鳖这些东西都没人要,大哥抓到一只硕大的老鳖回来,大嫂煮的时候锅盖压都压不住。

煮出来也没多好吃。

钟雪莲:“良馨,是不是可以下锅炸了?”

良馨走进灶间,往大锅里倒入饴糖,慢慢热化成浆,“小火保温。”

接着,又另起一锅,倒花生油,烧至七八成热,下蜜三刀生胚,炸成金黄色,随后捞出到饴糖锅过蜜。

一颗颗蜜三刀,变得金黄透亮,外酥里糯,甜香四溢。

“良馨!又做什么新品了!”

服务社的家属们总是顺着香味第一批赶来。

良馨将大锅里一块块金黄色的蜜三刀捞出来,“十点半了?开门售卖吧。”

面包坊再次被家属和干部们包围,很快几个搪瓷托盘便被抢空,摞到了一起。

王大丫做的鸡蛋糕新鲜出炉,和新的一批桃酥,被装进木屉中,搬到了板车上。

板车已经垫上了厚厚的稻草。

良馨拿来麻绳,将木屉捆绑严实,看着王大丫,“今天有武主任安排的运输连战士带着你走,你记住路,以后就得你自己走了。”

王大丫熟练拿起板车的承重绳背在肩膀上,双手扶住车把,朝着良馨一笑,“良厂长,俺,俺去,送货了。”

良馨点了点头,与面包坊其他三人,看着王大丫脚步颇为轻松的拖着平板车走了。

陆冲锋手里拿着黑色公文包,从师部大楼走出来,顺着良馨的眼神看了一眼,又收回来,走到面包坊门口,“下班了?”

“还有一锅没出炉。”

良馨留了两块青团和一些蜜三刀,“尝一尝?”

陆冲锋拿起青团咬了一口,尝到了青团里的豆沙,咀嚼停顿一瞬,发现甜而不腻后,又咬了一半,“清爽,好吃。”

李茅自豪道:“我们一出锅就卖光了!”

陆冲锋拿起一块蜜三刀,盯着上面厚厚的糖浆看了一会儿,才咬了一口,眉头微微挑起,被酥脆软甜的口感惊艳住,“好吃!”

李茅又自豪道:“这个我们一端出来,差点门都被挤破了!”

陆冲锋看着李茅自豪的样子,下巴一抬,他可是良馨丈夫!

丈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