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2)
风暴平息之后,谢家的人立刻带走了谢启。
战斗系s级的能力者在公馆失控引发了暴动一事,传出去怕是立刻就能上社会新闻头条,但针对相关情报的封锁工作,谢家也是做得轻车熟路,一向能够直接扼杀在苗头阶段。
何况公馆本就不是什么可以堂然皇之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接受审视的地方,大家的处境互相牵制,大多数人既不敢也不愿站出来作对。
当然,想一并瞒过秘塔就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暴动已经发生,那么剩下要做的不该是隐瞒,只能是“补救”,尽量从其它角度找补能力者的可控性,这也是闻绛一开始考虑过速战速决,拿异能硬碰硬,先强行抑制住谢启的原因。
他最后没这么做,但依旧在补救环节里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启的暴动排场铺得很大,不仅损毁了公馆,还引发了气象异常,但好在事态很快就得到了控制,而且没有造成任何的人员受伤——能够被直接摆平的人数忽略不计,四舍五入就是零。
明明是在人群十分密集的地方引发的暴乱,人却都好好的,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有自控力的体现。
而且谢启在最后关头还凭自己的意志主动关闭了【风暴】,才让后续的处理工作进行的如此顺利,这些点都是能拿来和秘塔周旋的谈判筹码,谢家的秘书刚赶来时面如土色,听了一下数据报告,又和闻绛聊了一会儿具体情况,人就活了不少,看向闻绛的眼神隐隐有感激之色。
情况虽然不容乐观,但也没有非常绝望,闻绛也和谢家的管家打了照面,边跟对方握手边听了对方的好多句感谢。
滞留在公馆没走的人都是处理相关问题的精英,不少人都看出来了谢启的收敛和闻绛有关,进而看到了某种“机会”。
谢家跟来的医生——闻绛怀疑就是提出来“纾解疗法”的那位,看闻绛的眼神就像看一剂灵丹妙药,但或许是因为眼下的时间地点都不合适,又或者是他猜到擅自这么做会招来少爷的怒火,他最后还是没找上闻绛,和对方商量将来能否“帮忙”。
闻绛被带着做身体检查,接受初步的问话,看着别人给昏迷的谢启又打了一针镇定针剂,然后把人送进车里,听谢家的人和秘塔的临时代表争论谢启的去向,这期间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公馆再度变得“热闹”。
闻绛看见了自己熟悉的三位牌友,温家、林家、江家甚至钱家都有相关人士到场,闻绛对另外三家的人都不熟悉,但能和钱家的人聊上两句,他们接到了钱朗的紧急命令,一看见闻绛便说了声“失礼了”,然后几个人凑上来你看看我瞧瞧,又给闻绛做了个简单的检查。
作为身处风暴中心的关键人物,闻绛的身心安全备受关注,有人或许会希望他身负重伤,再不济也蒙受点看见可怕景象的精神损失,可惜闻绛始终一脸冷淡,他的镇定不是伪装,再毒辣的审视也找不出其一处细节发抖,声音发颤等微动作。
真是奇怪,他明明离风暴最近,见识到的暴虐理应最多,瞧着却仿佛只是日常下午出门散了个步。
身为习惯接受他人视线的演员,闻绛甚至没在人群中表现出任何的局促或拘谨,看到最后,处于边缘的人们只能发散性地想想他的样貌,又或猜测起他和谢启的关系来。
也有人明确希望闻绛越健康越好,谢家的医生给闻绛做完检查后率先容光焕发,钱家的人做完后也长舒一口气,打趣说这下可以和少爷交差了。
至于另外三家,搁在故事书里,此情此景或许很适合上演经典的一家有难,其他几家到此是想趁机落井下石的剧情,打出“商战”、“博弈”、“大户恩怨”、“豪门争斗”等标签,不过实际情况似乎比这单纯许多。
林巡率先拨开人群,询问闻绛怎么样了,神情和话语里流露出些凝重和紧张来,这对现场的不少人而言相当罕见,林家大少爷这般姿态简直是闻所未闻,前所未见,可以当接下来一周的聊天八卦话题,可惜最关键的另一位当事人似乎完全没在意这点。
闻绛正在手机上回着钱朗的短信,对方被吓得不轻,电话没打通后发来了好多条消息,闻绛和对方说了下谢启的状况,把管家对自己的说辞搬过来安慰对方。
闻绛:我也很好。
闻绛:小恐龙摸摸头.jpg
林巡在旁边像鸟一样叽叽喳喳,闻绛眼下无暇理会他,也没空顾及他作为林大少的面子,干脆选择了最有效率的老办法,头也不抬地说:“闭嘴。”
他说完想了下,又理所当然地补了一句:“别惹事。”
已经够乱了,不需要“豪门争斗”这种标签。
林家跟来的人眼睛都睁大了,林巡愣了愣,然后摸了摸鼻子,脸上浮现出一点不太自然的红色。
天地良心,他当然知道现在不是该脸红的时候,也没有不分场合的起什么心思,奈何这是个近期养成的本能反应,不太受他的自主意愿控制,只能说人在外面,姑且比私底下收敛。
他还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乖乖回了句“好的”,就这样当着自家人的面闭上了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