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2)

夏季末尾,气温依旧炙热。

晨起,艳阳高照,阳光笼罩大地,风中都带着热意。

丽日下的金岩城却笼罩一层阴霾,感受不到一丝明媚。

大街小巷不见昔日繁华,曾经的热闹城区人流稀疏,巡城士兵成队穿行,路旁藏着乞丐和窃贼,处处显露出萧索颓废。

坏消息接踵而至。

每当有骑士策马奔驰过街道,十有八九,又有一座贵族领地沦陷。

岑青的大军高歌猛进,连战连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贯穿王国腹地,彻底打开通向王城的道路。

红原城、白帆城、青岩城、三河城……

一座又一座城堡被攻陷,领主被杀死,城内守军或战死或投降,领民们毫无反抗,尽数倒向第一王子。

每攻下一座领地,岑青就会下达政令,任命实干官员,诸多新政得以贯彻实行,成为巩固统治的杀手锏。例如论功行赏和减税,领地众人得到实惠,一夜压灭所有反对他的声音。不需要大军镇压,反对势力就被一网打尽。

没人想重回之前的日子。

骑士们不会被抢夺战功,仆从军也能得到真实的好处。领民能躲避强征,不再被沉重的税收压垮,奴隶竟然也能分到房屋和粮食。

种种举措前所未闻,真实推行开来,造成的轰动超出想象。

战败的领主被剥夺领地,土地和财富重新分配,大军上下都能获得好处。

投靠岑青的贵族络绎不绝,他没有来者不拒,全部交由荆棘女仆甄别。妄图浑水摸鱼,掩盖犯下的罪孽,摇身一变站到胜利一方,在他这里完全行不通。

种种措施发挥作用,岑青的威望日渐升高。此消彼长,王国内暗潮汹涌,戈罗德听到的全是坏消息。

效忠国王的力量锐减,岑青的队伍则持续壮大。

随着消息传播开,王城内人心惶惶。

王城贵族各怀鬼胎,附庸种族不听调遣,骑士、领民、仆人、奴隶,太多变化过于明显,想忽略都难。

王宫前,一名骑士翻身下马。

他带来一个糟糕的情报,岑青的大军又攻占一座城堡,打下一位侯爵的领地。

参考岑青的进军速度,不需要十日,他就能挥师王城,进逼金岩城下。

这个发展简直骇人听闻。

巴隆侯爵的战败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

没人认为他一定能取胜,只是没想到他会败得如此迅速。

广阔的领土,众多人口,超过五千名骑士以及众多仆从军,还有征发的壮年领民,数万人的抵抗力量坚持不到一天,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

巴隆侯爵战死,他麾下的骑士队长多数战死,少数倒戈。死去的骑士不提,还活着的俱如鸟兽散。

正因这些人的逃离,使战败的消息迅速传开。

即使王城众人想欺骗自己,面对血淋淋的事实也无法捂住眼睛,更不可能堵住耳朵。

上至戈罗德,下至廷臣,他们必须面对现实的困境。

巴隆侯爵战败,金岩城失去最后一道用力屏障。王城即将沦为孤岛,独自对抗岑青的庞大军队。

戈罗德之前的计划沦为泡影。

他的旨意无人遵守。

不,有一个例外,他宣称与朱殷的婚姻无效,这一条迅速传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和预想南辕北辙,众人议论的并非岑青失去继承权,而是戈罗德登上王位的合法性。

众所周知,血族王国由黑发王室创建。

戈罗德是一个普通贵族,除了早年获取的战功,地位和权势都很一般。假使没有这段婚姻,他永远无法触碰到的王权,根本没有登上王位的资格。

等戈罗德意识到情况不对,流言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无法遏制。在岑青的推波助澜下,质疑国王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戈罗德妄图让岑青失去法理支持,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质疑的成为他自己。

因为这件事,国王的脾气愈发暴躁。短短几天时间,抬出王宫的尸体成倍增加。

宫廷侍从们惶惶不可终日,走进国王的寝宫,或是王座厅,于他们而言简直像走上刑场。

国王的情人们也放弃争宠。

如今的局势下,金岩城朝不保夕,比起获得国王的青睐,远不如藏起一些珠宝,伺机远走高飞。

王后左娜遭到软禁,一同被关押的还有达尔顿。

母子两人无法走出房门,始终见不到国王,反而比任何人都安全。委实是一种讽刺。

王宫前,骑士翻下马背,做好心理建设,才迈步登上台阶。

御前会议正在进行,从昨夜持续到今天。

廷臣们连夜被召唤,经过数个小时讨论,始终对现状束手无策,没能提出任何有效的建议。

所有人心知肚明,金岩城没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