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100吨(1/2)

第410章 100吨

天晴了,许多菜农心却凉了。

连续降雨让城、东莞等地区的许多菜田受灾,瓜果叶菜直接被淹死掉了,供应量减少让菜价跳涨。

陈家志查看着各基地蔬菜的来货量,又拿了一个李子吃。

江心菜场受了灾,但提前采收减少了损失,且也已抢种;彭村基地也没菜了。

但对沪市的繁荣菜场,以及连州合作基地来说却是赚钱的好机会。

少顷,李才下楼来到了办公室。

陈家志指了指盘子里的李子和杨梅,“吃水果,连州的农户送的,很好吃。”

李才闻言也拿了李子,道:“连州的菜早上就到了,发了一部分去香江,配送计划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去档口,晚上繁荣菜场的菜心芥兰也会到档口。”

陈家志问道:“档口卖茄果会不会影响叶菜的销售?”

“除了占场地外,基本没影响,现在菜紧缺,车一进市场就有人打听装的什么菜,走量很快。”

李才又拿了一个杨梅吃,皱了皱眉头。

陈家志后知后觉的说道:“刚吃了李子,最好不要吃杨梅,很酸。”

李才把盘子里最后几个李子都挑了出来,去档口接替丁乔去了。

今晚上任务不轻,总共约100吨菜。

除却供港和配送,档口也还有五六十吨货。

江心菜场的300吨菜也只用了三天就被各路渠道消化完了。

走在路上,李才又拿了一个李子吃,甜大过于酸,心里也挺得劲。

连州合作基地是李才推动的。

如今迎来丰产又丰收的两赢局面,足以让他高兴,这代表着档口又有了一个稳定的货源。

办公室里,陈家志看着资料,思索着,当下市场机会还是很多,暴雨过后菜价立马就能涨起来。

江心菜场300余吨的存货卖了160多万元,不仅挽回了菜场的损失,还赚了一笔。

想着想着,陈家志下意识从果盘里拿了一颗杨梅放进嘴里,汁水足够丰富,但对他来说过于酸了,酸得打了个寒噤,也很提神。

陈家志放弃了办公,出了办公室,把李子和杨梅放进了小冷库,冷藏一下想必吃起来会更爽。

夜幕临近,分拣中心里也来了很多蔬菜,这个时候来的一般都是自家基地的菜。

繁荣基地的菜心、芥兰,还有连州过来的各种茄果。

有工人在忙着搬运分拣,李秀也在帮忙,与妇女们聊得起劲,她还是更喜欢劳动。

陈家志也不好强求李秀不要劳动,就像他也喜欢在增城的乡野田间走动一样,经常动脑子有时候也确实挺累的。

只是看着忙碌的场景,他感觉有点拥挤。

一共600平,二楼主要是住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一楼则汇聚了分拣、小冷库,还有办公区域,随着配送量越来越多,分拣车间有点不够用了。

记下这件事,陈家志和李秀打了招呼,又往档口走去。

市场门口排队过磅的货车没有往日那么多,堵车也不严重,菜明显变少了。

有菜的档口里都挤了不少人。

陈家志嘀咕道:“其它两个市场估计情况也差不多。”

他有段时间没去越秀和东旺市场,只知道增搓路附近越来越热闹,办公楼附近也时而会堵车。

不过江南市场的发展情况也一直还不错,今年也已全面经营。

市场里的人气也很旺盛,陈家志甚至有点想用人比菜多来形容今天的市场环境。

离63号档越来越近,陈家志遇到了缓慢行驶的三轮车,抬眼一瞧,附近一片拥堵。

是今日市场里少有堵车的路段,他还看到何强在指挥交通。

何强也看到了他,“陈老板来了。”

“嗯~”陈家志点头,又问道:“今天堵车怎么这么严重,出什么事了吗?”

“没有。”何强说:“来档口买菜的人太多了,档口的菜也多。”

他印象里档口也很久没这么火热过了。

然而,今天档口菜太多,种类又丰富,多了不少新客。

车堵车,人只能从狭窄的缝隙里穿行。

陈家志没有再往前走,而是与何强一起艰难的指挥交通。

“这里不让停车~”

“先让那个车走。”

指挥了半小时,车流只快了一丢丢,聊胜于无。

陈家志拿出烟,给了何强一支,问道:“最近怎么样了?”

“还可以,除了搬货送货,我还让何鹏和孙建军考了驾照,凑了点钱,贷款买了辆卡车。”

何强接过烟点上,舒服的抽了一口,“最近他俩在跑连州拉菜,估计三天能跑两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