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不要听他们说什么(1/2)
在海上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说‘接到求援信号一定要参与救援’之类。其中有一条,就是‘船长最后一个离船’。
一开始这个规矩是没有的。
1852年的时候,英国‘伯根黑德号’轮船在南非开普敦海岸触角,当时那艘船的船长萨尔蒙德以及船员全部遇难但是这些人却永垂青史。
他们开创了一个先河:把船上仅有的三艘救生船留给了妇女儿童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这事情太符合英国绅士的审美观了,于是开始大肆宣扬这个事情。从此之后,遇到海难的时候妇孺优先逃生船长最后离船成了海难逃生的光荣传统,虽然一艘船上船长是薪水最高的人但是也是承担责任最多的人。
就像‘卡吕索普号’上尽管萧鹏平时指挥全局,但是真的发生了海难,最后一个离船的是陈诚,因为他是船长!在很长时期内,‘与船共存亡’是船长的至高荣誉。
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有一个桥段就很感人,就是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拒绝同伴帮助离开船只,把自己关在驾驶舱里到最后一刻被海水淹死。
当然,电影是电影,现实则是冷冰冰的另外一个样子。
爱德华-约翰-史密斯当时下了一条命令:左舷救生船只允许头等舱的妇孺进艇,右舷则是允许头等舱乘客优先进艇,还有很多有钱人为了迅速逃离危险直接买下空座位命令救生船逃跑,比如最早逃离现场的七号救生艇上全部都是头等舱乘客,而且很多空座位。这些自私的行为导致很多人都无法坐上救生船逃生。
还有一些人做法更是让人不齿,比如说当时的东瀛铁道院副参事细野正文,直接换上了女装爬上了满载妇孺儿童的救生船逃生。
东瀛人,牛x!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危险船上的人都想逃离,现场一片混乱,最后变成了‘各逃各的’,人们纷纷围攻史密斯,而史密斯也无法控制局面才把自己锁在了船长室,而根据船上初级电报员哈罗德-布莱德的报告,史密斯在船最后开始下沉之前的几分钟就跳入了海里逃生,只可惜没有逃出来。
不管怎么说史密斯也做到了‘与船共存亡’,而船上的四名副官和190名船员统统活了下来!所以说现实永远不像电影里那么美好。
现实里最常出现的是什么样的人?
‘世越号’的船长李俊锡那样的。
当时‘世越号’船难最早弃船逃生的是谁?就是船长李俊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