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德帝接刀斩江南(1/2)

第125章 天德帝接刀斩江南

中京,这座见证过无数争斗,亲历过无数沉浮的巨大雄城,从物流与人口的角度来说,其实已经不适合作为一个愈发庞大的帝国的首都。

但当初定鼎天下的大梁太祖,力排众议,在将都城从南京北迁的时候,依旧将都城定在了此间。

在皇权的伟力下,许多困难都可以被克服。

于是,这座被洛水滋润的雄城,再度成为了天下权力的中心。

而城池之中的皇宫,则是中心之中的中心。

这个世间,权力的阴影能够笼罩多大的范围,有着多恐怖的威势,都取决于那个人和权力之源的距离。

此刻斜靠在皇宫御书房的那个老人,就是整个天下的权力光源。

他是皇帝,是整个天下的太阳。

虽然太阳终究会有落山的一刻,也会有新的太阳升起来。

但只要还没落下,他就依旧是让人敬畏且无法直视的存在。

所以,在房门外响起脚步声,都匆匆得很是小心。

站在一旁的贴身老太监童瑞听到情况,脚下几无声息地来到门口,看着走来的小黄门以及他身后那风尘仆仆的信使,登时明白了过来。

很快,童瑞回到御书房中,将手中火漆未拆的信筒双手递上,“陛下,卫王殿下急奏。”

听见这样的话,天德帝的表情也没有一丝变化,只是伸手接过,不露痕迹地检查了一下火漆之后,将信筒打开。

童瑞也习惯了天德帝这般的表情,尤其是在太子殿下薨了之后,陛下愈发地不见喜怒,让他这个陪在身边几十年的老东西都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但忽然,他的耳中,听见了天德帝悄然变粗的呼吸声。

嗯?

而后,他的余光更是瞥见,天德帝默默坐直了身子。

童瑞心头不禁大震。

这卫王殿下,是在苏州做了什么,竟然能引得陛下如此!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若是不好的事情,今夜的宫里,不知道又有谁要遭殃了。

虽然如此想着,虽然对那封信报的内容无比好奇,但童瑞还是忍住了偷瞄的冲动,老老实实地垂首站在一旁。

“童瑞,朕饿了,去长宁宫里替朕取些糕点来。”

当天德帝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童瑞在躬身应下的同时,心头也明白,卫王这是干了件让陛下非常满意的事情。

等童瑞走了,天德帝看着手中的信报,连连点头,甚至忍不住握拳轻轻挥了挥,眼神中藏着止不住的欣慰。

这份欣慰,不止是对卫王在江南做下的事情,更是对卫王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坦诚。

能干且忠诚的儿子,谁会不喜欢呢!

并且,更让他更喜欢的,是这封信报末尾附上的清单。

以千万两为单位的金银珠宝,哪个皇帝会拒绝呢?

等童瑞回来,天德帝吃了一块糕点,缓缓道:“去请定国公入宫。”

楚王府。

在当今天下的顶层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被说烂了的话:

陛下诸子,楚王最贤,齐王最狡,燕王最烈,蜀王最仁,代王最庸,卫王最勇。

此刻的楚王府中,这井井有条的陈设,那秩序井然的仆人,着实没有辱没贤王的名头。

楚王皇甫烨端坐在椅子上,看着书。

他的椅子和市面上寻常的椅子有些不同,在椅子前方,支出来两个脚踏,当楚王坐在上面,将脚放在脚踏之上时,刚好就能保证整个人坐得笔直而对称。

他双手持着书,左右展开的幅度都是一模一样,一派岁月静好,潜心向学的样子。

“殿下!”

一声呼喊,将这份宁静猝然打破。

楚王缓缓合上手中的书,将它在桌面上放好,而后转头看向快步走入房间的心腹门客。

来人样貌清癯,蓄着两撇八字胡,看上去颇有几分儒雅之感。

但此刻他的脸上,却全无儒雅从容的样子。

楚王看着他,轻声开口道:“你的帽子歪了。”

来人连声焦急道:“殿下,苏州出了大事了!南京巡抚马有昌,苏州知府林满,死了!苏州商会会长洪成,也因为通倭被抄家处斩了!目前苏州方面给朝廷的奏报是,洪成勾结倭寇,倭寇入城作乱,杀了马有昌和林满!”

楚王缓缓起身,走到他身前,“本王跟你说了,你的帽子歪了。”

说着就伸出手,主动帮幕僚理正了帽子。

然后,他才缓缓道:“如此说来,如今的苏州城,已经是老六说了算了。”

幕僚也在这份从容气度下,缓缓冷静下来,“恐怕还不止。苏州位置重要,卫王又行抄家之事,恐怕已有诸多把柄在手。”

楚王微微点头,神色并无慌乱沮丧,“如此看来,是本王低估他了。”

“他那个手下,可还在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