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1/2)

第93章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由于是要跟随性全道人砥砺儒家学问,收拢三种心念之一的仁爱心,陈玄只得先行拜别如释,跟随性全道人前去方寸山上的方寸亭边。

此亭建在半山腰处,仰头可见千峰万仞,低头可见深谷涧水。

性全请陈玄在亭中石桌坐下,为他斟茶。

二人饮茶毕。

性全便问:“玄鉴道友,欲收拢儒家仁爱心念,可曾读得些儒家书籍?”

陈玄摇头:“却是不曾。”

此仁爱心念乃是当初为老子牵牛,一路见百姓受妖邪欺压,故而心生仁爱同情,不能与修道长生心念调和,故而阻碍自身修行。

若能收拢这道心念,佛家慈悲心,儒家仁爱心,两道心念归拢道心,剩下一道长生心自动为主,他便可实行那“一主二次”的修道上策,于天仙之境时得大气魄,大气象。

性全问道:“玄鉴欲做圣人乎?”

陈玄一愣,摇头:“我何德何能做那圣人?我不过是道心未能归拢心念,寻求些许学问砥砺自身而已。”

圣人者,如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皆是以自身学问造福一方世界之人,单凭学问便能做到那“不朽”之境,受世人敬仰,后世之人据此学问修行,可得大自由。

性全再问:“玄鉴欲做君子乎?”

陈玄微微犹豫,君子较之圣人,要求要低一些,好比那地仙之境,较之天仙之境更加容易修炼,但仍非他所求。

他首先是一个修士,立志长生为第一目的。

君子乃是儒生追求的一种境界,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恐惧修省,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种种要求,会与长生心念有所冲突。

另,他未来证道天仙的道路,必然不会是用重重规矩约束自己,限制自己。

若要得大气象,须打破自身桎梏,追求高远才是。

陈玄摇了摇头:“我亦不愿做君子,但绝不做小人。”

性全微微点头:“此乃正人之道也,正其心念,使其行事中正平和,不受拘束,得其自由,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陈玄便请教道:“如何行正人之道?”

性全为他解惑:“圣人有言,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正其心者,是为正人。”

“又有言曰,正心诚意,欲正心,先诚意,欲诚意,先致知,致知在格物。”

“玄鉴要行正人之道,收拢心念,格物致知为始,诚其意,方能正其心。”

陈玄再请教:“如何格物致知?”

性全笑问道:“你于颖聪师弟所在获取了两份机缘,皆是从妖精手中,你乃真武荡魔天尊弟子,有妖邪处斩妖邪,为何先放黄毛貂鼠精,后收服寒春庵六妖,却不将他们一剑杀了了事?”

陈玄一愣,陷入了思考。

那黄风老祖乃是为他的貂鼠子孙讨个公道,误以为陈玄和悟空要捕杀貂鼠,方才于上风口放毒雾,要毒害他和悟空。

误会解除之后,它亦赠了陈玄一把狼毫,陈玄亦不曾与它为难,放它离开。

此事之中,黄风老祖所为在陈玄心里并不是害人行为,而是基于貂鼠受惊,产生的自卫行为。

陈玄心中那条关于良知的线,并非是所有妖邪都要杀尽。

你吃人害人,让我知道了,我便为民除害,没有让我知道,或者没有在我面前吃人害人,我便没有降妖除魔的动机,还当你是个正常修炼的生灵。

这条线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妖邪,但大多数时候都依据这条线判定妖怪是否该死。

毕竟凡事总有例外。

寒春庵六妖,亦是如此,因那浮梦仙子和倚云仙子借助旁门左道修炼,并非是要害了陈玄和悟空的性命,此前也未曾害人性命,故而可杀可不杀。

对他有用,且留着不杀。

想通这些之后,陈玄未来遇见妖怪,第一件事依旧是判定妖怪是否有害人之心,以此为根据,决定杀与不杀。

从事物中推理出世界的规律,以此纠正自身行为,便是格物致知。

性全微微颔首道:“玄鉴道友已学会格物致知,接下来便只有诚其意,正其心两件事了。”

“正心诚意过后,你便可得正人之道。”

见他拿出一张琴,正在调试琴弦。

陈玄了然,此番收拢心念,想必也是需要像上次在如释那里一样,借助法力观道一场,砥砺自身道心。

他问:“性全道友会与我同去么?”

性全笑道:“佛家讲究普度众生,度化世人,儒家却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慎独,因而此番是你一人历练观道,我不会和如释师兄一般,与你同去,亦无人于关键时刻度化你。”

陈玄郑重稽首,与性全拜别。

性全手中拨弄琴弦,琴声悠悠,逐渐在陈玄面前勾勒出一个世界的模样。

这便是大法力,菩提弟子,果然个个神通广大。

伴随着琴声消散,一个完整的世界出现在陈玄面前,这是一处十分简陋的房屋,屋内只有一张床,一张缺了腿用石头垫起来的桌子,还有一把年久失修,摇摇晃晃的椅子。

门是关着的,窗户透进来些许光,仅仅照亮了那张桌子,桌上放了一卷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