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惯性思维(1/2)

第165章 惯性思维

赤台山。

仅仅占地十数里,海拔百余米的赤台山,在此世只能属小型山丘。

如果不是靖武王率军驻扎此山,估计江淮军杜伏威、辅公佑等人都不知道此山。

可江淮军又不敢且不会忽视此山,否则江淮军后勤如何维持?并且赤台山距离海陵城就一天多路程,江淮军攻打海陵城时,被从后袭击,就成两面夹击之局了!

幸得赤台山规模不大,如果换成是距离海陵较远的神居山脉,那江淮军就得头疼,进退两难了,很大可能会绕行。

隋军抵达赤台山,距离江淮军先锋军就数百里,以两军规模,堪称近在咫尺。

隋军却自顾自地直接登山,安营扎寨,伐木为栅,砌石为墙,一副据山而守的架势!

没过多久,江淮军先锋抵达赤台山下,隋军依旧自顾自忙碌,似乎无视了江淮军。

江淮先锋军主将是阚棱,与王雄诞并列为江淮军左、右大将军,又有大、小将军之称。

阚棱身躯魁梧,胡髯如针,状若汉末张飞,看似莽夫,却是骁勇善战,颇通兵法,并未独自强攻,同样就在山下驻扎下来。

后续江淮军不停抵达,势若潮水无穷无尽,颇有铺天盖地之势。

夕阳西下,夜月悬空。

江淮军主力基本抵达,并在赤台山北侧停军扎营,倒是没四方围困赤台山。

以江淮军目前兵力,完全足以四面八方严密围死赤台山,但江淮军没这么做。

“靖武王还真据山而守?这是意欲何为呢?不符合传闻中的靖武王性格和擅长战术啊!”

杜伏威在诸将拥簇下,隔远眺望依旧忙碌建造军事防御设施的隋军,皱眉自语道。

诸将沉默,杜伏威都想不通,绝大多数人更不清楚了。

辅公佑凝眉沉思着建议道:“要不……我军尝试主动进攻?这点地利,优势并不大!如今隋军的营寨也就初建而已,防御也不足!”

“那倒不急,不值得!”

此次杜伏威没再顺着辅公佑,而是直接摇头否决道。

辅公佑皱眉提醒道:“随着时间流逝,隋军军营就更为坚固结实了,到时若是攻山,不是更不值得?”

在场大半人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眼前隋军依旧在全速全力修营建寨,这是摆在眼前,极为明显的事!

“都是初来乍到,难知其中凶险,我军又是长途跋涉而至,状态不利,倒也不差这一晚时间……”

杜伏威想了想解释道,颇为强势直接吩咐道:“传令,加强警戒,提防夜袭!明早,列阵搦战!”

话落,又自顾自接道:“传令斥候营,探察周边情况,连夜赶制详细沙盘!若能困死赤台山,断绝后勤,暂停攻伐海陵城也可以!”

“是!”王雄诞、阚棱等人毫不犹豫应道。

眼前隋军显然是海陵隋军主力,若能覆灭此军,攻陷海陵城自然容易多了,堪称手到擒来,倒也值得多费点时间兵力。

辅公佑、左游仙、张善安等眼中掠过丝阴霾,却也没再多说,认真且无奈应下。

……

赤台山山顶,状若被拦腰斩断的辽阔山顶平台。

萧影、洪灵天、独孤凤、谢映登、杨青萱、沈纶等主将,并未就此休息,而是立于山顶边沿,静看无边浪潮般涌至的江淮军!

直到江淮军基本抵达,在赤台山山下形成连绵十数里的磅礴军营军势。

看江淮军并无分兵迹象,沈纶率先皱眉道:“江淮军颇为谨慎、稳重!”

之前沈纶主动请缨,承担“敢死队”之责,自然希望看到江淮军分兵。

如今江淮军齐聚北方,袭击相对就危险且困难多了。

“计划继续,三更夜袭!”

萧影看了眼沈纶,直接吩咐道,又看了眼山下浩瀚江淮军势,摇头道:“看情况,江淮军不会攻山了,留下足够守军,其余休息吧!”

此处隋军全是精兵,加上一定程度的地利,萧影还真不怕,反而期待江淮军强行攻山,守山战总比正面对决有利得多。

可惜,杜伏威比想象中更稳重、谨慎,并不着急,连分兵都没!

理论上,江淮军完全能凭借兵力,四方困死赤台山,断绝粮草饮水等后勤,耗也能耗死隋军。

这也是萧影想看到的局面,更是选择驻扎赤台山待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萧影有《血魔图》,完全能坚持许久,根本无需后勤供给,反倒能时不时来个“敢死队”强袭,以少换多,反过来耗死江淮军!

如今失算了……

当然,江淮军初至,或许后续会分兵而选择困死隋军,世事难料嘛!

“是!末将必不负靖武威名!”

沈纶毫不犹豫地郑重应道,依旧坚持之前许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