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变通(1/2)

第209章 变通

京口与建康一样,办任何事情都奇慢无比。

只隔着一条江的事,却拖了二十多天才下来。

不过事情好歹办下来了,有刘牢之的军令,桓弘不敢阻拦,其他人也无话可说,而且他们现在还在为盐渎被劫之事争斗,没这个心思插手军务。

刘道规一不做二不休,亲至射阳陂,选拔勇武之士。

军户青壮,还有闻讯赶来的流民,将近六千余众。

成为征虏中兵,便能分到十亩田地,这种诱惑对于流民和军户而言,简直是致命的。

这年头,有土地的才算是民,没有土地便是“流”和“氓”。

寒门想成为士族,士族想成为高门,而军户和流民都想成为庶族……

从古至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想跨越阶层。

刘道规专挑相貌忠厚、仇大苦深、衣衫褴褛之人,最好身上有伤疤,手上有过人命,瘦一点弱一点无所谓,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就行。

当即就选出七百余众,站在一起,凭空生出一股煞气。

征虏中兵五千四百名额,前后两部一千三百余众,这七百余众显然不够。

刘道规索性将上一次参与劫掠盐渎的人全部转入中兵,又挑选了一些身材健壮弓马娴熟之人,凑够两千人,方才作罢。

不是不愿意多选,而是钱粮到了极限。

三千三百人,就是三千三百张嘴,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刘道规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

指望桓弘和刘牢之调拨粮草也不现实。

更何况还要为他们分田,发武器装备……

各种琐事千头万绪。

广陵周围人满为患,田地都在豪强和北府诸将手中,刘道规动不了他们,只能将田分在鲁郡和兰陵。

田分下来之后,便是组建编制。

还是以部曲和虎贲为骨干,每五十人设一督队。

原有前后左右四部,扩充为校,每校八百人。

赵伦之、周铮、徐长命、苟忠四人为四部校尉,檀道济、孟干之、李大目等人升为部司马,其他曲侯、官长、队头等军官也全都由部曲担任,

最下层的火长、列长则从前后两部老卒中挑选。

还是老规矩,所有人都由刘道规亲自面试后再任命。

忙完这一切,才将他们的名字抄录两份文牒,一份送给桓弘,一份送至京口。

反正上面有人,也不怕桓弘不答应。

眼下正好是寒冬,刘道规也不客气,让士卒们在风雪之中训练。

不过这些困难,对于流民和军户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些人的忍耐力极强,不畏风雪严寒,也习惯了艰难险阻。

只要每日保证两餐饭食,他们就没有任何怨言。

刘道规巡视了一番,大部分人都会些弓刀,擅长搏杀之术,唯一欠缺的就是阵列,以及旗号、金鼓、号角。

这些东西急不得,只能通过训练,让他们逐渐熟练。

忙忙碌碌,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