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击鼓点将,打过黄河去!(1/2)
第173章 击鼓点将,打过黄河去!
爸爸回来了!
这是沈复兴在郑县机场落地的第一句话。
嗯,心里喊一喊!
当着眼前一众迎接自己的军官,他没好意思。
但跟着他一起下飞机的白崇禧却有些震惊,这阵仗.他大哥李宗仁也不过如此了吧?
税警总团的军官今天齐聚郑县,左右两排还分了文武。
身后警戒到一公里外的警卫营,更是让每个张望的人感到害怕。
左文右武,次序分明。
左边首席:参谋长兼理内政,老王,王德厚。
次席:副总团长兼税务稽查、情报,李希烈。
第三席:参谋处长兼5团团长,廖肯。
第四席:机要参谋兼重庆情报员,张绪。
右边首席:第二支队长兼4团团长,首席猛将,孙立人。
次席:第一支队长兼6团团长,东北老营,杨守义。
第三席:淞沪伤兵,堂哥,2团团长,沈金生。
第四席:云南讲武堂毕业,护法战争旅长,3团团长白远樵;
在他们身后,还有穿插营马长胜,工兵营张大勇,炮兵营贾幼慧与两个如同消失了一般的孙云鹤、颜宁。
这就是沈复兴现有的班底!
其实不光是沈复兴,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税警总团经历了两场大战还有今天。
教导总队被拆得七零八落,番号保留,队伍只剩下了一个营
彻底名存实亡!
为什么?
只是因为他桂永清跑了,教导总队就此被人瓜分。
老王与孙立人对视一眼,齐齐向前一步敬礼,大声喊道:“欢迎沈团长回归!”
在场所有人齐声:“欢迎沈团长回归!”
这是数百人发自肺腑的声音,直冲云霄!
白崇禧再次被震撼了,这怕是只有李宗仁回家分钱的时候,下面的人才会如此忠心吧?
忠心?
他突然颤抖了一下,看向沈复兴的眼神都出现了变化。
沈复兴同样站定,激动地回礼:“你们.辛苦了。”
这时候,他突然明白了曾经从未明白过的感觉。
好像,开封对岸就是新乡,新乡南部有个小镇,叫陈桥镇。
哎呀,身上突然冷冷的。
不过沈复兴立马将这些思绪抛诸脑后,他意识到自己漏了一人,他笑着让开位置,向众人介绍:“这是白长官,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大家欢迎。”
“白长官好!”
又是这么齐声一喝,白崇禧只得摆手:“这个.大家辛苦”
沈复兴很热情,拉过白崇禧挨个介绍,丝毫没有芥蒂。
欢迎仪式结束后,沈复兴拉过老王:“怎么搞这么大?不是让低调一些么?”
“不都是李希烈那个混账吗?说什么要增加团队凝聚力.”老王一脸无奈,不过他似乎觉得对方也说的有道理。
“让你们查的白远樵怎么样了?”
老王看了眼远处龙行虎步的狼王白远樵,小声开口:“身份没问题,现在沈家栋与杨晓武都在3团,就是那个徐彬”
“徐彬怎么了?”
“他好像不擅长带兵,刀枪功夫很是在行,我跟大家合计了一下,他现在是税警总团6团武术总教头。”老王挠了挠头,觉得这个安排有些稀奇古怪。
“呃也.挺好不是?”沈复兴想起那天在凤阳军营门口对方的模样,却又是一阵点头。
挺合适!
这次老王没安排欢迎宴会,这也是沈复兴特别叮嘱的,他白崇禧又不喝酒,还不如等他走了再安排。
一行人前往郑县城西的寺庙,这处占地20多亩的和尚庙现在是税警总团在郑县的指挥部。
东侧偏殿被改造成了作战室,原本的送子菩萨被请到了别处。
当然,主殿与供奉的地方,都没有被占据。
坐下之后,沈复兴原本想散一圈烟,可习惯性又去看了一眼白崇禧。
后者无奈,摆手:“抽吧抽吧。”
沈复兴笑着散烟,男人间的事情,不就这两样么。
难不成让他带着兄弟们去洗脚,不是,喝酒?
“各团讲一下现在的情况,白长官在,大胆放心说。”沈复兴给几人使了个眼色,那意思,这是自己人,不用怕。
杨守义率先起身:“其实还有个事儿,需要报您同意。”
沈复兴大手一挥:“说!”
“我跟抚民兄商量了一下,觉得现在一二支队需要换一下,趁着刘耀寰团长离开,第6团与第一团换一下,这样也方便指挥么。”
孙立人与杨守义同时点头。
“同意,这事情,是我疏忽了。”沈复兴当即点头。
杨守义脸上一喜,这一团的称号终于到手了,他立马汇报:
“经过整编,1团目前在编共5433人,配置4营15连,额外配属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一个通信连、一个辎重连、一个警卫连。”
“就是武器方面,目前缺口约4成,火炮缺口8成。”
“1团按照摩步化编制,目前卡车缺口400辆,半机械化,缺口200辆卡车,2000匹螺马。”
嘶——!
这才说完第一个,白崇禧脸色就真的有些白了,这一个团不是4500人吗?怎么多这么多?
空饷呢?
不吃空饷,军饷谁发?
没等他反应,沈金生站起身:“2团目前在编5129人,配置4营15连,另外配属”
“武器方面,按照步兵团配置,缺口5成,火炮缺口9成。”
白远樵起身:“3团目前在编4792人,配属4营13连,另外配置”
“武器缺口5成.”
轮到孙立人,他清了清嗓子,显得有些自信:“税警4团目前在编4103人,配置3营12连,单独配置辎重营、通信连、炮火支援连、工兵连与警卫连。”
白崇禧还没来得及问为什么,就听到孙立人骄傲的开口:“武器方面,配置t27坦克72辆,t26坦克18辆,150毫米重炮8门,105榴弹炮4门,75毫米步兵炮4门,就是轻武器与卡车方面,缺口比较大。”
沈复兴知道,这是第一批苏制武器到货了!
所有的武器都是从北面一路到西安,然后经过郑县南下汉口,再分发各部。
他们呐,这是占了便宜。
这次白崇禧过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察郑县的仓储扩建与机场扩建,这里要打造成北方的桥头堡。
否则也不会让沈复兴来驻守,太关键了。
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在横跨黄河的铁路大桥上埋设炸药,一旦日寇南下,或者西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