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题报 批红 科抄(1/2)
第760章 题报 批红 科抄
乾清宫南书房內,皇帝朱常洛正倚在御座上,翻阅著司礼监呈上的每日简报。
窗外日头渐高,气温攀升,几个小黄门轻手轻脚地將盛满冰块的铜盆抬进大殿,倒入冰鉴。凉气悄然瀰漫,稍稍驱散了盛夏初晨渐起的燥热。
就在这时,乾清宫总管太监史辅明捧著一份密封的揭帖,跨过了南书房的门槛,来到了皇帝的案前:“皇爷,方阁老的密揭。”
“拿来。”朱常洛眼皮都未抬,只伸出一只手。
“是!”史辅明连忙挑开火漆,揭开封印,將揭帖呈上。
朱常洛接过揭帖,展开扫了一眼。果然,还是在说武清侯的事——
题:
皇上圣鉴。臣今早连得科道诸疏,皆以武清侯事为言,词锋激烈,势若潮涌。窃观惠世扬等所奏,虽言语过激,然其罗列诸罪,多有所据。铁器走私、辽餉侵吞、包庇罪官、妖言惑眾诸款,皆关国法纲纪,非寻常过失可比。
然臣深知陛下欲保全戚畹之苦心。武清侯一系乃圣母太后血脉,陛下篤念亲亲之道,欲施格外之恩,此实仁主之用心。但今事机已泄,言路鼎沸,若强压眾议,恐滋物议,反伤圣德。
臣昼夜思惟,有一得之愚,敢瀆天听:可否暂將武清侯削爵幽禁,待舆情稍缓,再行宽宥?如此则国法得申,言路可塞,而陛下亲亲之恩,亦得以保全。若即刻赦免,恐清流愤激,事態愈炽,非惟武清侯难安其位,亦恐有损圣明之誉。
再者,中旨未发而外廷先知,此中消息走漏之弊,不可不察。
臣受恩深重,忝居首揆,惟知以宗社安危为念,不敢有一毫私心。若所言不当,伏乞圣慈垂谅。
臣谨密揭以闻,伏候敕旨。
外廷汹汹,皆望陛下独断。臣老矣,恐难久居揆地,惟愿陛下速决此事,以安人心。
朱常洛轻哼一声,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扬了一下。接著便隨手將方从哲的密揭像丟垃圾一样扔到了御案旁的一个小箩筐里。那筐中已然堆了数本奏疏,皆是早晨通政司送来的科道章奏。他一本也没看,一本也没批。
“奴婢告退。”史辅明弓著腰杆、垂著脑袋揖了一下。见皇帝没什么表示,便自顾自地转过头,准备退回乾清门。
“站住。”史辅明刚迈出半步,皇帝的声音就追了过来。
史辅明立刻回过头:“主子什么吩咐?”
“王安。”朱常洛抬起手,做了个“你一边儿去,別挡著”的手势。
“奴婢在。”王安当即停下手上的活计,望向皇帝。
朱常洛越过史辅明,望向王安:“再给內阁去一张条子。就问他们,赦免武清侯的旨意,擬好了没有?”
“是。”王安心中瞭然,立刻抽出一张白纸开始落墨。
“另外.”朱常洛从那个小箩筐隨便挑了两本奏疏出来,递给身边的史辅明。“这两个人,擬旨贬官。”
王安从史辅明的手上接过那两本奏疏,脸上却浮现出疑惑不解的神情。“贬官?”
“添把柴嘛,”朱常洛笑了笑。“让火烧得更旺些。”
“是。奴婢明白了。”王安点点头,继续书写给內阁的帖子,史辅明则小步挪移到王安的身边,静静地等著他。
朱常洛放下简报,习惯性地从顺手的奏疏堆上,拿过最上面的一本。翻开一看,是顺天府尹沈光祚报灾的题本。
臣顺天府府尹沈光祚谨奏:为密云县暴雨成灾,恳乞圣恩速颁賑恤以救残黎事。
臣据昌平州知州华袞飞报,该州所属密云县自五月廿九日起,暴雨连绵,山水骤发,潮河、白河等水势泛滥,衝决堤岸,淹溺民居。经该县初步勘验,已溺毙民丁七十二名,失踪二百三十七名,淹没田亩三百余顷。当此盛夏,灾民露宿野处,啼飢號寒,情状惨切。
臣闻报之余,肝肠寸断。查密云一县,在册田亩不过二千顷,今淹没者已十去其一五,诚为巨灾。虽经该县开仓賑济,然仓廩有限,民困方深。臣已飭令府丞姚士慎即日率员驰往昌、密一带,实地查勘灾情,严督三事:
一曰核验灾民实数,详计所需钱粮;
二曰监控地方粮价,严防奸商囤积居奇;
三曰督促补种秋粮,调用邻县籽种农具,务使田不撂荒。
更令其严加防范,弹压一切趁乱劫掠、煽惑民生之事。
伏念畿辅重地,民命攸关。今灾民待哺甚急,除已先行督飭地方竭力賑济外,仰祈圣上:
一、敕下户部,速拨京仓粮米、太仓库银,星夜解赴賑济;
二、特颁恩旨,蠲免密云县本年夏税;
三、简派干员覆勘灾情,以便续请缮修堤道。
臣已严飭所属,凡有灾后奸宄乘机作乱者,立拿重惩。惟乞圣慈垂悯,早沛纶音,则万千生灵咸沐皇仁矣!
臣无任惶悚待命之至,谨具题闻。
朱常洛眼眉微动,没什么触动,天下太大,这样的奏报他每个月都要收到几封。他提起硃笔,简单写道:
览卿奏。密云水患,深軫朕怀。著户部依例賑济,该县本年夏税准予蠲免。余依议。仍令顺天府严飭所属,安辑灾黎,毋使失所。
写罢,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伸手將刚才扔在一旁的司礼监日报又拿了回来,快速翻到记录官员私下动向的那一部分。指尖在纸页上滑动,很快停在了一行字上:酉中,顺天府尹沈光祚乘车入阁臣沈府邸,夜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