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360立地成佛,究竟涅槃(2/2)

在以阴死之气凝聚的阴雷箭面前,附著於精气之中的“元神”好似疥虫一般,一触即灭。

几个呼吸之后,龙宫秘境之中又恢復了晴朗。李存孝的面前,再度变得空空荡荡。

一个新晋的宗师,从大秦开国时传承至今的赞普,就此消亡!

“呼~”

李存孝確认已经感知不到对方的存活跡象,终於放下长弓,长长呼出的一口气好似罡风,將才聚拢的流云再度吹散,好似柳絮。

不枉做了这么多准备,总算是有惊无险。

有灵宝在手,可战可走,李存孝本就立於不败之地。

但毕竟是突破之后第一次和宗师交手,要说有十成把握那是吹牛。

只能说把人拉到秘境中战斗,实在是再正確不过的决定。

此消彼长的状况是可以预料的,李存孝没有想到的是,宗师有没有天地之力加持,区別会这么大。

可以说从开战以来,嘉祖茹都是被他压著打,自始至终都没有翻盘的机会。

“如此看来,我如今虽然只是元胎入门,但若是在秘境之中作战,碾压同级不是问题,跨一个小境界也可战胜。”

“至於元胎大成,就不好说,除非再得一元胎加持”

双手合十,撑开,拇指相对,如一三角。

微弱的风流於其中迅速壮大,原本散落於秘境之中,尚未消散的嘉祖茹法相碎片被龙捲裹挟。

李存孝的胸前,一柄金刚杵渐渐从虚幻凝聚为实体,金光点点滴滴,爬上黯淡的杵体。

两头摩羯的鱼尾在金刚杵中部交缠,龙首则越过两边的莲座、须弥座、金刚座,延伸出九股龙爪。

九股金刚杵!

李存孝的猜想並没有错,晋升宗师,化魔为神之后,金刚杵再一次迎来了变化,也或许是最后一次变化。

五股变为九股之后,其吸收煞气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元神能覆盖之地,不像以往,只在几步之间。

同时吸收煞气的量,也几乎没有了限制。

九为数之极,九股杵,不是只能充满十八次、二十次,而是没有上限!

若是放在以前,一位宗师提供的煞气,怎么说也该点亮十根摩羯爪了。

可此时此刻,却只有杵体上的双鱼尾被点亮而已,距离充满还差得远。

李存孝作为金刚杵的主人,能够精確地感知到,这个量,相当於是十二次破障的效果。

至於九股杵有没有多出新的功能,他隱隱有所感觉,但还不能肯定.

“不管怎么说,没了嘉祖茹,乌斯藏便已经在我囊中。”

“只是此地生番,若强行收服,雪山和中原民俗不同,必然要费更多心力,抑或只有靠杀戮镇压。”

“当下正是大爭之世,人力宝贵,这些蕃兵虽迷信了些,可换句话来说,若调教得当,便是一群死士。”

李存孝思绪百转,片刻便有了定计。

右手並指成剑,在虚空中一划,就好似拉链拉开,露出雪原上王城的景象。

“该死的中原人,用了什么手段!”

仁增看著空荡荡的苍穹,面色难看,背后的王城下卫士列阵,一个个同样惴惴不安。

雪山苦寒,能够种植粮食养育生灵的地方並不多。

王城所在,只是贵族头人们的聚居地。那些农奴和放牧牛羊的草场,却是藏在更低的沟壑山谷之中,头人们的私兵也都在那里。

所以乌斯藏想要大军出征,每次都得提前一月,让头人召集农奴炮灰和真正有功夫在身的职业武士。

平常时候,王城的禁军,也不过五六千,还有相当一部分驻扎在外围的关隘,清扫妖兽,以免衝撞了贵人。

因此短时间內,仁增和伦珠勉强召集了四千人,虽然如此,和御龙直的千余人遥遥对峙时,却是己方的士气更加低沉。

他们的赞普,象雄的子孙,雪山上的太阳——不见了!

“我从未听闻有什么手段,能够將宗师隱匿。难不成那人有大秦皇帝赐予的秘宝?”

“李字旗,是岐王李正臣?还是十三太保中的大太保和三太保?”

御龙直的旗號图案带来了一点信息,伦珠心中却更加焦虑。

乌斯藏倚仗雪山之险保全自身,也就难免消息闭塞。

他们还不知道大秦和大梁正打得不可开交,纵观李翼圣麾下的几位李姓宗师,只能得出“攘外必先安內”“收服乌斯藏稳固后方,耀武扬威”这样的结论。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赞普此刻必定在某处和那人交手,我们也得动手,至少要封了退路。”

“这样赞普胜利之后,方能一网打尽。”

仁增没有提失败的后果,伦珠也默契地没有发问。

两人即刻发號施令,数千大军如同潮水,立刻朝著对面的御龙直涌去。

李光义怡然不惧,胯下的赤驪散发出惊人的热量,火红皮毛好似燃烧一般,融化了地面的积雪。

而一旁的青狮气息更加雄浑,隱隱已经超过了第七阶的范畴,但距离宗师,却又有些距离。

眼看蕃兵衝杀而至,一声声號令伴隨旗语发出,御龙直军阵中魏河所率之部立刻上前立盾。

霸下真气以主,千人的气血匯聚,隱隱成一龙珠,中有负碑龙龟,轰然下震:

“艮位,土河车!”

轰!

百步之內,御龙直前方立刻如地龙翻身,密密麻麻的地刺衝起,衝锋的蕃兵立刻人仰马翻,鲜血在雪地中蔓延开来。

“好厉害的道兵”,仁增咬咬牙,“不要管,继续冲!”

“赞普很快就会带著敌人的头骨回来,他会用中原人的头骨做成嘎巴拉,为象雄的勇士灌顶洗礼.”

“你们的赞普回不来了。”

一道平淡的声音在眾人耳边响起,御龙直的將士纷纷亢奋起来,而仁增和伦珠却是满脸不敢置信地看著天穹中突兀出现的年轻將领。

他身著华丽的甲冑,明光甲映日流云,兜鍪上青鸞唱和,周身红色的披帛有金龙週游,好似庙宇中供奉的天王。

“臣服,还是死亡?”

“伟大的赞普不会死!”

“天神不可能拋弃象雄的子民!”

“不可能,一定是中原人的诡计,赞普还活著!”

蕃兵们还没有认清现实,仁增和伦珠的一颗心却已经沉到了谷底。

“佛陀教化眾生,无有贵贱之別,而你们的赞普却行邪道,早已是波旬的子孙。”

“我此来降妖除魔,却不愿大开杀戒。”

“如来自证圆满法性,而法身无相,不能为眾生所见,为化益眾生故,因而示现报身与应身。”

“痴愚之人,且张大双眼看仔细,谁是真佛,谁是外道?”

李存孝语毕,金刚杵中清凉之气倒灌天灵,广目天王灵相显化於外,盘坐龙华殿中。

而本就繁茂如虬龙的菩提树,顿时再度疯长,直衝须弥,蔓延交织,塑造无数宫殿楼台,分割內外道场,如一莲。

莲中央,菩提树下,天王解去甲冑兜鍪,后者悬浮於身侧,化为一巨大经幢,传出梵音,响彻云霄,天乱坠,地涌金莲。

立地成佛,究竟涅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