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355半年,宗师(1/2)
第345章 355半年,宗师
打砸声、车轮压过石子路的嘎吱声、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哭喊声,间或夹杂著乌斯藏的土语。
坚赞对这些充耳不闻,双手轻易刺穿了粮袋,白米顿时如同流沙般倾泻出来,但却被他的真元包裹住,没有掉落一颗。
粮食,是很宝贵的。
尤其是对于越发寒冷的雪山来说,这些东西比黄金还要珍贵。
坚赞的双眼中满是炽热的渴望。
“就算是中原的一个小县,土地都比雪原肥沃得多。”
“更不要说蜀中天府的肥沃,如此广阔富有,象雄的子孙却不能享有一席之地.”
没有走神太久,坚赞注意到手下士兵的动作,皱了皱眉。
屈指一弹,真元好似鞭子,在空中炸响,也让那些正在解裤带的士兵面色发白。
“赞普的命令,是让我们带回足够的粮食,试探新到任的刺史。”
“看看你们,在做什么多余的事情?”
“难道个人的寻欢作乐,可以凌驾於法王赞普的意志之上吗?!”
类似狮子吼的技巧融匯在这一声声斥责之中,那些上头的士兵顿时清醒过来。
一个个连连求饶,快速地扛起粮食,组织车队。
坚赞的表情这才缓和几分。
粮食不足,乌斯藏的人口近几年明显减少。
农奴少了,能够供养的武士自然也就少了,眼下这些人都是宝贵的资源——既包括手下的战士,也包括眼前这些满脸愤恨的农民。
“可惜,若是带上这些人口,行军必然会被拖累。”
“一线之差,就是胜败生死之別,不能行险。”
在嘉祖茹的三位大將中,坚赞是个旗帜鲜明的主战派。
雪山的困局摆在眼前,比起仁增和伦珠的保守策略,他更愿意冒险一搏,为乌斯藏赌一个出路。
但主战不意味鲁莽,相反,他对於未曾谋面的李存孝十分警惕。
这次来打草谷,他都是一击即遁,四面出击,同时没少抓人拷问情报。
哪怕对方的修为还不清楚,但其手下的六七千兵马是瞒不了人的。
“能够被朝廷派出坐镇一方,至少也该是第七境玄关武者。”
“若是再配合大军,我难有胜算”
“但只要速度够快,不被抓住,就凭这些县里的小股兵马,不会是我的对手。”
粮食收集完毕,坚赞不敢耽误,立刻带兵离开。
这些村民看著蛮横的生番离开,心中鬆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禁生出愤恨与希望。
“这群雪山蛮子,真该死!”
“辛辛苦苦大半年,好不容易李使君给我们分田减了赋税,却被这群畜生抢走了!”
“对,李使君,他肯定会发兵来帮我们的,到时候这帮蛮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死!”
“干他娘的,老子要去投军!学了本领,就不怕被人欺负了!”
“.”
村民们相互对视,心中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瀰漫。
以前他们见过的兵都是匪,甚至比匪还狠,一个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甚至还有吃人肉的畜生。
可仅仅半年多时间,李存孝的一系列作为,已经深入人心。
好男不当兵、贼配军这样的说法,在文州和抚州两地,已经渐渐没有了市场。
“治军有方,治民有术,真不知贫僧哪来的运道,收了这么一个徒弟。”
將將赶到的契此旁观著这一切,感慨万千。
江湖中人,行侠仗义,不过救十人、百人;
为官一方,公正廉明,能救千人、万人;
若为圣王,为至尊,能救天下否?
曾经出现过的念头再度在心中涌动,对於李存孝这一年来的变化,契此並非没有察觉。
但数次辗转反侧后,他心中剩下的,只有期待和信任。
“我这当师父的,已经没有多少给徒弟遮风避雨的机会,那庇护他治下的子民,也是为其宏志助力一分。”
念及此处,大和尚的表情顿时变得肃杀。
整个村落中的蛛丝马跡,皆是一分不差地落入双眼之中。
倒地的篱笆、垮塌的院墙、洒落的稻穀、延伸向远方的深深车辙.
“找到了。”
“將军!”
一处隱蔽的山谷中,蕃兵见到自己人的旗號,放下警惕。
在坚赞下马之前,几个壮硕的奴隶先一步趴伏在其马前,好似人梯。
泥土蹭在背上,这些人却没有半点表情,似乎这是理所应当之事。
赞普是天神象雄的子孙,將军和大臣们则是天神的辅佐,是奴隶们的头人。
如果说赞普是佛祖,那將军和大臣们就是菩萨,各地的贵族就是阿罗汉。
他们这些奴隶,是地狱里被赦免的饿鬼、畜生。
侍奉菩萨和罗汉,没有什么屈辱的,相反,他们下辈子还可以藉此福德,投生极乐净土呢!
“你们那一路顺利吗?”
“.”
“嗯?”
“.回將军,我们遇到了一队士兵,他们战阵精熟,使用白杆鉤镰枪,我们死了三十多个,伤了二十多个”
坚赞的眉头皱起。
作为沙场征战的老人,他的嗅觉极为敏锐。
前几天的两次突袭,都是分兵两路。五百兵力,足以压制一般的县城守军。
根据他的估计,怎么也要五六天,刺史行辕那边才会有所反应。
可没想到,如今就已碰到对方的精锐。
“肯定是那个十三太保的人,这里不能留了,立刻动身。”
属下不解,“將军,我们的伤亡不算严重,目前所得的粮食还不够.”
“我说现在就撤军,你想违抗军令吗?!”
坚赞一声怒喝,甚至不由自主地调用了真元,面前的属下顿时口鼻溢血,跌坐在地。
眼见此情此景,乌斯藏蕃兵呼喝奔走,才卸下的粮食立刻又被装车。
『这种恐惧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坚赞心中好似被乌云笼罩,胸口闷得喘不过气来。
而这种不好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
当不足一千蕃兵打算从预先规划的路线撤离时,一个陌生的僧人却挡在了道路的中央。
瘦削的身形,好似佛陀手中尖锐的金刚杵,狠狠刺入了所有人的心臟。
“我倒是谁虎口夺食,原来是雪山上的生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