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全面接管!户部诸官专享的椒姜羊肉(1/2)
第278章 全面接管!户部诸官专享的椒姜羊肉汤
寅正时分(04:00),天甚凉。
大明门以北的诸衙汇聚处,一片漆黑,唯有户部,灯火通明。
户部议事厅内,官员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有人建议:迅速设立丈田完成度赏罚机制,宣告对未能按时完成丈田任务的官吏进行重罚,以督促他们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全力冲刺。
有人建议:责令地方里长、乡贤、士绅等动用一切人力物力协调丈田事宜。
有人建议:命地方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省官亲自前往难以完成丈田任务的县乡督办。
有人建议:与兵部协调,令各地卫所兵卒就近前往未能完成丈田任务的县乡参与丈量造册任务。
……
官员胥吏们各抒己见,表现踊跃,但多数建议都很快被否定。
此时建立赏罚机制,已是强人所难,或使得底层官吏直接放弃,或使得底层官吏造假蒙骗朝廷。
责令地方乡绅胥吏出力协调或令省官下乡,亦非良策。
地方上的官员自上而下,皆早已被朝廷用考成法榨干了气力,当下还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外加一些邻近州县,甚至存在田地归属冲突,不但不会互助,而且还会互相捣乱,看落后者的笑话。
省官下乡,只会动嘴,也根本解决不了效率不足与官民不团结的问题。
至于动用卫所兵卒,让他们接管丈田,听起来是个好主意。
兵卒的执行效率远高于一般百姓。
但如今大明卫所军纪涣散,士兵逃亡严重,将他们聚集起来丈田,没准儿还不如百姓有效率。
此外。
州府县乡里的一些人情世故、向丈田者使绊子的一些地主大户,以及藏在暗处反对新政的人,都会阻碍丈田按时完成。
众人讨论出的策略。
几乎都没有太大可能令全国丈田任务全部如期完成。
……
不多时,到了卯正时分(06:00)。
天色渐亮,气温回升了一些。
户部左侍郎刘斯洁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奈地说道:“若难以如期完成丈田任务的五十六县知县皆如汤显祖和冯梦祯那样,剩下的两个月还是能拼一拼,如期完成任务的。”
此话,让很多官员都抬起头。
自打万历五年的一众进士前往地方主管县乡并参与丈田事务后,各种新颖的丈田方式与手段层出不穷,不断传回京师。
其中,做得最好的,便是汤显祖和冯梦祯。
二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讲人情,不怕得罪人,做事效率极高且受百姓信任与爱戴。
这种人格魅力,使得他们所辖县乡的丈田效率非常高。
如今有五十六个县难以如期完成丈田任务。
明面上是天灾导致土地界限模糊或农户逃亡所至,其实就是心不齐,力不朝着一处使所致。
若令这五十六个可能拖后腿的县如期完成丈田任务,就必须使得全县的官员胥吏与百姓心齐且力朝着一处使。
但是,诸多地方县乡,官吏与百姓宛如仇人,短时间内让他们携手共进,根本不可能。
沈念听刘斯洁如此讲,不由得思索起类似汤显祖与冯梦祯能力和性格的人选。
这类人选还不能是两三个,至少要有五十六个。
不多时,沈念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环顾四周,高声道:“我们找不来五十六个汤显祖与冯梦祯,但是找一批能让丈田之人拧成一股绳的人还是有可能的!
“人在何处?”殷正茂与刘斯洁几乎同时看向沈念问道。
若只寻数人,殷正茂、刘斯洁与沈念三人凭借着自己的巨大影响力都能胜任。
但若寻到能将散落天南海北的五十六县丈田问题全部解决的一批人才,就困难多了!
沈念挺起胸膛,高声道:“若令精武学院的九百名学员分别奔赴五十六县,全权接管丈田事宜,带着地方一众胥吏与卫所适量兵卒丈田,我觉得有极大可能完成任务!”
“精武学院的九百名学员?”
殷正茂先是一愣,然后有些兴奋地说道:“这九百人皆是老兵出身,执行力甚强,且有管束多人做事的经验,当下又是天子亲军,能代表陛下。令他们接管此事,带着胥吏兵卒疯狂干两个月,还真有可能完成,他们参与进来,不但能体现陛下权威,还能避免很多琐事发生。”
这里的琐事,指的是民乱、盗匪、反对者的各种诡计等。
所谓一力降十会。
这些凶悍的老兵,虽顶着学员的名头,但都是在沙场拼杀过的战士,执行力甚是卓越,只要赋予其足够的权力,便能让反对者皆不敢呲牙。
他们对付反对者,率先使用的自然是武力手段,而不是撰写奏疏,一层层上报。
这将减少很多环节。
刘斯洁想了想,道:“他们倒是有冲劲,能迅速组建出一支有效率的丈田队伍。但……但他们虽贵为天子亲军,却无官职,地方官吏恐怕会不配合,甚至聚而反抗,要知,他们若做成此任务,将显得那些没完成此任务的官吏更加无能!”
殷正茂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年头,一些偷奸耍滑的官员不怕同僚与自己一样笨拙无能,就怕自己做不成的事情,同僚一做就成。
同僚太优秀,将会显得他们更愚蠢,故而他们定然会使绊子。
沈念微微一笑,道:“若陛下能给予他们特权,让他们全权接管丈田事务,省府不得干扰,且对州县乡里官吏有先斩后奏之权呢?”
听到此话,殷正茂与刘斯洁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许多。
若能拥有此等特权,在精武学院的学子们确实有极大可能如期完成此事。
更关键的是,为这些精武学院学员申请此差事,小万历绝对会立即点头答应。
此举,一方面能增加武将在朝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们是代表小万历解决问题,若成,那涨的是小万历的面子。
小万历需要这种机会证明自己有亲政之能。
精武学院的学员也需要这种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然他们享受着最好的待遇,京营许多兵卒都指着他们的脊梁骨挑衅他们。
殷正茂微微点头,他也曾带领着一众兵丁剿倭,非常清楚将地方的散兵游勇聚在一起做事的难度。
但这些边境老兵却有这个能力,只要他们将此事当作一场战斗去打,就极有可能成功。
“老夫觉得,可以一试!”殷正茂直接拍板说道。
一旁,刘斯洁也点了点头,当下诸多计策中,此策,乃是最合适之法。
随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