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有关于军队的谈话(上)(1/2)

第327章 有关于军队的谈话(上)

“不过理查怎么会让你来做这个使者呢?”

艾蒂安伯爵是法兰克人,是腓力二世的大臣,因为阿基坦的关系,路易七世与亨利二世几乎闹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而英国国王在法兰克拥有的大片领地始终让法国国王如鲠在喉。

虽然说理查一世曾经在腓力二世的支持下,对自己的父亲动用武力,但在政治中,盟友和敌人的关系从来就是可以随意转换的。

“现在他们的关系还不是那么糟糕,我们的国王愿意承认理查的王位与权力——虽然对于一些领地的宣称还是在模棱两可之间,但之前达成的盟约似乎还能够持续上一段时间,也有可能,是因为理查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第三次东征。”

即便无心坐在王座上统治英格兰,理查也知道,如果单单只凭一个英格兰,根本无法支撑得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远征所需的费用和人员,他正在谋求各方面的支持。如果不是亚历山大三世快死了,又做了让理查厌恶的事情,他或许早就跑到罗马请教皇颁布诏书召唤愿意服务天主的战士们往亚拉萨路来了。

不过等到新教皇接过了权柄,他确实有可能发动第三次圣战,圣战不但对于骑士来说是一桩荣耀,对于教士,尤其是教皇来说,也是一桩无法抗拒的功绩,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第一次圣战是乌尔班二世号召的,他加入了圣人的行列。

第二次呼召基督徒军东征的是尤金三世,他也同样因此得到了大好的声誉与莫大的威望——即便那次东征并未成功。

第三次东征——亚历山大三世曾经想要成为那个号召人,可惜的是,他遇上了两个桀骜不驯的皇帝与国王,皇帝正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

1177年的威尼斯会晤中亚历山大三世曾经迫使腓特烈一世当众下跪吻他的脚,教皇此举是为了稳固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却激起了皇帝以及其支持者对他的不满。

无论他如何号召,腓特烈一世,都不曾给予回应。

还有英国的亨利二世,因为刺杀了由他托举,最后却转而投向教会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贝科特而遭到了教皇的绝罚,国王因此被迫当众忏悔。

既然如此,他也别指望英国国王愿意为罗马教会做些什么。

但等亚历山大三世死了,他的继任者,无论是谁——就位后,也必然会以此为自己和教会争光添彩。

“我所说的等待,也就是在等这个机会。”艾蒂安伯爵低声说道,“一旦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进入了筹备阶段,一千名,一万名骑士为之应和,更多的教士则奔走各地,日夜祈祷,一个小小的十字军骑士曾经犯过的错误,又有谁会在乎呢?

而你所有的塞浦路斯,又是东征途中几乎无法避开的一座海上要塞。

如果他们要从陆地上走,意味着他们要经过罗姆苏丹国那些塞尔柱突厥人占据的领地,虽然突厥人也和叙利亚或者是埃及的撒拉逊人打仗,但他们最为憎恶的敌人还是十字军。

从海上走呢,他们也要谨防埃及的海军。

虽然他们不知道曾经煊赫一时的法蒂玛王朝的海军是否能够在萨拉丁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但如果能够与塞浦路斯结盟,更进一步的说,赦免你的罪过,他们就等同于在天主的领地上行走,甚至可以将塞浦路斯作为一张盾牌,一个仓房,一支随时可以给予他们支援的军队,到那时,你所面临的问题便就迎刃而解了。”

“但这不是说,他们对你的恶意就可以被宽宥了——我知道你是个温和,而又良善,甚至过于慈悲的孩子,”艾蒂安伯爵嗤笑了一声,“我这样说,可不是想要叫你掉以轻心的——你并未长在城堡中,”他这样说,但话语中并不含多少轻蔑,而是就事论事,平铺直叙:“如果你是在城堡中长大的,哪怕是埃德萨,而非巴黎或者是伦敦,你就知道绝罚或者是大绝罚的厉害了。

虽然你麾下依然有许多钦佩你的品行,感念你的忠贞而来追随你的骑士,但鲍德温四世予你的委任,还是阿马里克一世给你的封地,以及你对塞浦路斯的宣称,也一样建立在你身为基督徒的基础上……

但万幸,你没有领地,没有封臣,你根基单薄,反而成了好事。

为了打击教会的敌人,绝罚从来就不会只是颁布了一条旨意便告终结的,他们还会策动你的敌人,让他们发起对你的攻击,又会警告你的盟友,叫他们袖手旁观,按照他们的想法,你应该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的被逐出亚拉萨路。

到那时,无论是盗匪也好,又或者是那些狂热的信徒也好,他们都有可能杀了你。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你身边的那些骑士也罢,仆从也好,甚至于那些被你救了的民众,他们都没有离开你。

这种景象,我或者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教会的那些人应当也没想到——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阴谋不得不中途夭折,难以为继。

更不必说,你之后迅速地回到了塞浦路斯,战胜了皇帝的大军。

于是他们的第二个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而你能够当机立断的皈依,更是让他们的恐吓难以为继。

换做另外的人,哪怕是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的,又或者是的黎波里伯爵雷蒙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也不免要焦头烂额一番呢。”。

“或许正因为我不是一个皇帝,也不是一个国王,才能够这样做,”塞萨尔说,相比起其他君王,他与教会之间的关系非常浅薄。而那些即便手按着经书向他发誓的骑士们又是经过他再三筛选,与他有着同样的理念与品行的人,他们善于思考,也能明辨是非,当然不会轻易的被教会的三言两语所蛊惑。

虽然他们不至于改信,但依然对亚历山大三世所发出的这条大绝罚令保持着质疑的态度。简而言之,他们拒绝接受这封命令,并且期待着教会能够理解他们的迟疑。

至于塞浦路斯的人就更是不必多说了,他们早就对拜占庭的皇帝感到失望,而塞萨尔留在他们这里的日子虽然短暂,但也足以让他们看出他的性情和为人。

罗马教会的逼迫,反而让他们得到了一个与自己有着相同信仰的专制君主,而非一个十字军骑士,这对于塞浦路斯人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他们甚至要为亚历山大三世祈祷一番,哪怕这个异端下了地狱,应当为这份功绩少受些苦。

而威尼斯人就更是不会在乎了。作为商人,他们甚至与撒拉逊人做交易,甚至买卖情报,提供船只,又怎么会在乎一份轻飘飘的文书?

只能说塞萨尔和塞萨尔的敌人都相互错估了对方的底线与上限,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你可千万别心软,孩子,”艾蒂安伯爵提醒道,“如果你是那种真正虔诚的人,我不是说你不虔诚……”他亡羊补牢的说了一句,“你侥幸得免是因为在你心中有比耶稣基督更重要的事情,我曾经见到过一个曾被绝罚的教士和一个受到绝罚的骑士,他们无一例外的成了无可救药的垃圾,仿佛教会的大绝罚从他们身上夺走了什么似的,他们就像是一株失水的那样,迅速的枯萎了下去,无论再怎么祈祷,再怎么忏悔,也无法挽回从身上流失的力量。

我很高兴在你身上看不到这些可怕的迹象,但在大绝罚令下来之前,谁能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

他们就像是一群行走在黑夜中的刺客,他们刺伤了你,而你得以活命,是因为你身着盔甲,手持着武器,并不是因为他们怜悯你,宽赦你,你才能够活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