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屠杀(2/2)

可没那么容易。

刘亦妃眯着眼笑道。

“我当然愿意啦!现在除了你,还有谁敢真的让我当女主角啊?”

她掰着手指头,煞有介事地数着:“《功夫之王》那事儿才过去多久,万一我下一部又演砸了怎么办?他们都是老狐狸,都邀请蒋文丽去啦,你现在可是我的老板了,你不能不要我吧?”

李轩看着她那副耍赖的样子,笑了。

“这是赖上我了啊。”

“嘻,”刘亦妃一点也不恼,反而笑得更开心了,顺势就接了下去,“那就多多指教啦,导演.什么企划,我都能演。”

只要。

男主角是你。

张谋子的院子里,很静。

他亲自执壶,给对面的马小刚斟了一杯茶。

茶汤澄红,晃动不止。

和马小刚那只端着茶杯,却啧啧的感慨。

“一千五百八十万……这位火云邪神,居然把文艺片,伤痕文学的文艺片,拍出到了这种成绩来。”

“老张,你看明白了吗?”

“一部农村题材的苦情戏,首日票房一千五百八十万!”

“管唬的《斗牛》,顾长韦的《立春》,两部片子加起来的首日票房,还不到人家的一半.”

马小刚的声音里就震惊多于感慨了。

这已经不是后浪推前浪了。

这是海啸直接把沙滩上的城堡给拍没了。

张谋子没说话,只是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表面的热气。

他的动作很稳,和他这个人一样,永远四平八稳。

“你这华夏第二的导演,也能说出这种不淡定的话来,我早就关注到他了,从《活着》的电视剧开始,再到《南京照相馆》,再到现在,确实是一个.未来可期的家伙。”

马小刚就说道。

“《南京照相馆》那时候他还只是在题材上取巧,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从切入点下手,有一说一,在拍摄技巧上,倒是没露太多的手。”

“可这次不一样。”

“这次他是在王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伤痕文学’地盘上,正面把人给干趴下了。”

“口碑,票房,全方位的碾压,我很难不怀疑,在两年后的大奖里,至少.能压过这两位‘第六代’。”

马小刚站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

“这小子,已经成了气候了。”

“再让他这么搞下去,京圈这代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话语权,都要被他给掀了”马小刚眯着眼说道:“老张,你倒是说句话啊”

张谋子终于放下了茶杯。

试探

互相对视。

互相试探。

“说什么?”

“说什么?”马小刚停下脚步:“打压下去,之前王塑不是还老说吗。”

“趁他现在根基还不稳,咱们联起手来,在资源上卡他一下.”

“让院线把他的排片往下调一调,把宣传资源往《斗牛》和《立春》上倾斜一下。”

马小刚就看着张谋子说道。

张谋子看着他,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问了一句。

“你看过电影了?”

马小刚愣了一下。

“……还没。但数据不会骗人。”

“你应该去看看。”

张谋子重新拿起茶壶,给马小刚续上水。

“看看他是怎么拍的。”

“看看刘亦妃是怎么演的。”

“看看为什么一部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卖钱的电影,能让那么多人一边哭一边掏钱。”

马小刚被他这几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他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一口喝干。

“老张,你到底什么意思?”

张谋子站了起来,走到水缸边,撒了一把鱼食。

锦鲤立刻蜂拥而上,争抢起来。

“小刚,你记不记得我们拍《活着》的时候?”

马小刚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王塑,郑龙他们,那时候多有锐气。”

“他们敢拍,敢写,敢把那些最疼的东西挖出来给人看。”

“那时候的他们,是刀,能剖开腹腔,剖开病灶”

张谋子转过身,看着马小刚。

“可现在呢?”

“他们老了。”

“手里的刀,也钝了。”

“他们还在用几十年前的法子,去讲一个已经被讲烂了的故事。他们以为把人写死,把希望掐灭,就是艺术,就是深刻。”

“他们忘了,苦难的尽头,不一定非得是死亡。”

“也可以是……活着。”

马小刚怔怔地听着,他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那李轩……”

“李轩不一样。”

张谋子的声音很淡,却带着一种盖棺定论的份量。

“他拿起了那把刀,但他没用刀锋去捅观众的心窝子。”

“他用刀背,轻轻拍了拍观众的肩膀,告诉他们,日子再苦,也得活下去,因为总有人会为你点一盏灯。”

“他把一部‘伤痕文学’,拍成了一部‘治愈文学’。”

“所以,观众买账。”

“所以,他赢了。”

院子里再次陷入安静。

马小刚彻底不说话了。

他终于明白,张谋子甚至是欣赏的态度

“那……就这么看着?”马小刚不甘心地问。

张谋子笑了。

那笑容里,有种让马小刚心头发毛的东西。

“看着?”

他摇了摇头,从口袋里摸出一部手机。

“江文那小子说得对。”

“这是掀桌子。”

“既然桌子已经掀了,光看着多没意思。”

他按下一串熟悉的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很快接通。

“我,张谋子。”

马小刚的呼吸停住了。

“嗯,我看了《隐入尘烟》,片子很好。”

“我想跟你说个事。”

张谋子看着水缸里还在争食的锦鲤,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从明天开始,给《隐入尘烟》加排片,把全国所有院线的黄金场次,都给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张谋子继续开口,语气不容置喙。

“《斗牛》和《立春》的排片,可以压一压。”

“王塑他们,都已经老了。”

“支持年轻人确实是你的为人。”马小刚就对张谋子竖起大拇指,但脸上的表情却是似笑非笑。

张谋子微微一笑。

“他们太老了,老是占着位置,明明能拍出好作品,更有才华才能的是我们才对”

“既然我们都是【第一第二】,为什么还要将利益让渡给别人,给所谓的‘京圈’,让他们来瓜分我们的利润,这不合理。”

马小刚看着张谋子的表情,就心有灵犀,也没有半点的意外。

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果然是你!”

“什么支持年轻人,驱虎吞狼,排除异己比我们亲自去下场,就更加的方便,合理而已”

通过李轩,去‘打压’第六代导演的位置,甚至去打压第七代导演的位置,京圈本身。

为什么这个圈子要叫京圈。

不叫我老谋子的‘张圈’呢?

为什么?

“所以,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你不怕我这【裤子】告诉给王塑吗?”马小刚就顿了顿,然后笑着看向张谋子。

都知道马裤子,对京圈是有‘忠诚’在里面的。

张谋子就翘起二郎腿笑道。

“哈,那就看你的选择了.马裤子.马小刚。”

此时,张谋子给马小刚倒了一杯茶。

上好的雨前龙井。

马小刚拿起茶杯,端详翠绿色的茶液,呵呵一笑,一饮而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