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太子一怒(2/2)

但不能不查。”

“我信的过无逸,”李世民大声打断萧瑀,“这种胡乱嘶咬,必须严惩,杀一儆百!”

李逸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头上,

自己这段时间卖地,搞的满长安热议,还真就惹的有人眼红妒忌,居然上书告发。

你告就告,告点其它的也好,你居然告我谋反?

真是不知死活。

李世民这个时候不可能受理此案,要是真让三司调查,那就会传递出错误的信號,

到时只怕就会引来无数旧臣,对新朝功臣们的撕咬。

李世民生气就生气在这,

这人直接攻击的是拥立他的第一功臣,这就是在打新太子的脸。

绝不容许。

因此李世民连该有的程序都不走,就要直接处死那人。

还必须是把宰相和三司大臣叫来,当面宣布这个决定。

萧瑀出来反对都没用。

必须杀一儆百,必须拿人头立威。

哪怕这个卢阶,是隨皇帝起兵的元从,曾是大將军府的参佐,是做到四品郎中致仕的也不行。

管是原来是天子元从,还是出身范阳卢氏。

眼下,他都必须得死,而且必须得是不审而诛,才能展露太子的强硬態度。

李逸看明白了,

其它大臣们自然也都看不明白了。

但萧瑀不肯退让,

郑善果也坚持要启动调查程序。

皇甫无逸也觉得直接斩杀卢阶,不合適。

只有刘德威没吭声。

李世民站了起来,

负著手在殿中踱步,

片刻后,他回到御座前,转身望著一眾大臣。

“孤对你们很失望,尤其是对郑善果和皇甫无逸你们二人。”

“是非黑白都不分了,明知是诬告,却还要查,查什么?”

“玄龄!”

中书令房玄龄上前,“臣在。”

“立即擬詔,贬郑善果为岐州刺史,贬皇甫无逸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权弘寿检校大理寺卿,崔君肃检校御史大夫!”

太子直接就免掉了这两位紫袍大臣,

然后望了眼刘德威,

“刘德威转太僕卿,赵郡王李孝恭为刑部尚书。”

权弘寿和崔君肃,都曾是秦王府长史,內侍监韦庆植曾是秦王府司马,

包括如今殿上的殿中监豆卢宽,其实也兼任过秦王府司马。

“豆卢宽迁礼部尚书,加右卫大將军。”

李世民乾脆藉机,又调整了一波中枢高层的人事。

“授裴怀节为殿中监。”

这个裴怀节曾是隋朝的太守,后来归附大唐,此前在秦王府为录事参军,官品较低,有些屈才,但裴怀节还是兢兢业业,李世民也看在眼中,

如今直接提升为三品殿中监。

殿中省、秘书省、內侍省,三位长官称监,李世民全换上了自己秦王府的人。

而最重要的三法司,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这次也一步到位,长官全换了。

“將卢阶押到狗脊岭当眾腰斩,头颅悬於西市坊门示眾,籍没全家!”

“卢阶家產,田宅、钱帛,以及没为奴的妻妾女儿,统统赏赐给代王!”

李世民走到李逸面前,拉著他的手,一同到御座坐下。

“无逸与孤,情同手足,无人可间。”

太子今天,霸道无比,

甚至有点蛮横不讲道理,

可就是这般,

让萧瑀这个拗相公也无法招架,难以破解。

郑善果、皇甫无逸、刘德威,更是为卢阶的诬告,而被贬职,调离中枢。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太子心腹们,

却是感到了久违的熟悉感觉,这就如同太子以前用兵,好用险。

看似冒险不应该,可却总能打敌人措手不及。

长孙无忌更是只觉得痛快无比,这些傢伙,就该这样,何必跟他们那么客气。

今日敢诬告李逸贪污、谋反,

那明天就敢来弹劾我长孙无忌外戚弄权了,这还得了?

李逸跟李世民同坐於御座,

坐在上面,

跟站在下面,

视角不同,感受也不同。

李世民的维护,他很感动,但也明白,他们此时是君臣一体,一荣共荣的,

虽然玄武门兵变,没有流什么血,但依然不能改变这是宫变夺权上位,

李世民平时朝堂的温和面孔下,其实也还没完全放鬆警惕。

今天他的大怒,並不是过激反应。

必须得时不时的亮一下爪牙,否则有些人还真忘记了他是怎么成为太子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