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接连增兵(2/2)
就连护羌校尉,如今也升级成了护诸羌中郎将,此外还有同级的护乌桓中郎将,而匈奴这边地位稍高一些,是使匈奴中郎将。
这四大中郎将,目前是西部、中部、东部督护的从属单位,三都护与四中郎将,构成了河朔义从的统兵体系。
整个塞外,诸胡义从不动员的情况下,就是百户所内的牧民,是一个游牧家庭的大家长。
轮值服役时,就会分配到三都护、四中郎将所率的野战部队里;要么分配到六镇成为卫戍、巡逻部队。
也有可能会在自己所在的千户所服役,就近做一些巡查或训练任务。
其实塞外还有其他武装力量,例如直属于赵基的牧监,这些牧监单位里有受雇佣的牧民,也有流落依附而来的廉价牧民,还有赵基本人的义从骑士。
此外还有到处都有的官奴、战奴,牧监体系内,随时可以暴兵。
但赵基不想从牧监抽人,这是生产建设单位,他们的任务从一开始,就是蓄养兽群、繁育良种的同时,做好镇压阴山南北诸胡各部的准备。
诸胡义从建功立业的过程里,会淘汰、削弱他们的青壮人口;同时获得军功,缴纳血税之后,这些人有了沉没成本,会更加积极且理直气壮的融入帝国。
温恢拨动兵棋的位置,扭头又去看兵曹掾。
兵曹掾翻阅一迭军书,找到‘行护鲜卑中郎将’毌丘兴的军书,对温恢缓缓点头,表示温恢调整的位置没有太大的误差。
赵基将他们的行为尽收眼底,就问:“雁门道各军位置如何?”
兵曹掾快速整理出昨日收到的相关军书,转移给了温恢。
温恢一边翻阅,一边用木杆推动兵棋,每枚处于雁门境内、代郡西部的棋子都有了位移,并说:“昨日雁门并无降雨,天气格外晴朗,故各军行进远在预案之外。”
“天气晴朗?”
赵基放下茶碗,盯着雁门东部、代郡西部的三个校尉部:“将这十二营兵一并划归前军调度,毌丘的兵入塞后,也立刻归属前军。”
这又是一万步骑,长史张纮站在一边立刻询问:“何人可为监军?”
“监军不行,这要护军。”
赵基目光落在雁门,为了保障辽东之战的后勤补给,贾逵也被调到了雁门,并取代原雁门郡守申屠备,以雁门郡守的身份总督粮道。
略衡量,赵基就说:“立刻上表朝廷,请雁门郡守贾梁道兼任前护军。得诏令后,疾驰代郡,与前军汇合。”
顿了顿,赵基又说:“从毌丘麾下精简锐骑一营,改为护军前营。”
去当护军、监军,除了人脉广影响力大之外,手底下一定要有一支敢镇压乱军的强锐部队。
不需要太大规模,一营精锐足够了。
随着赵基做出指令,一系列军书、公文快速制好,开始向外派发。
还没到午间,赵基就将全局范围内的军事变动做了处理。
午饭之后,他还要挤出大半天的时间来接见各方使者,做了文字总结后,会成为第二日一早的行动参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