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后知后觉(1/2)

第734章 后知后觉

金城,自夏阳郡撤兵的赵云所部就在金城外的黄河两岸休整、游牧。

河中地区被命名为夏阳郡后……也只是被命名为夏阳郡。

这里人口要么从叛被强迁,留下的良善民众委实不多。

休说供养一郡,就是连一个县府都无法支撑。

赵云撤军之际,索性就将最后那点编户迁移到了金城附近安置。

等新的夏阳郡守就任后,就会暂时治理这些夏阳郡的内迁移民。

以后何时返回夏阳郡,就要看具体的形势变化。

桓灵二帝之际随着鲜卑日益强盛,这种治所内迁、南迁的现象也越来越密集。

哪怕赵云这个冀州常山人,也清楚凉州、并州的边郡内迁潮流。

安置好这部分夏阳郡移民后,赵云所部随后也就休整三日时间,就要开拔前往云中,进驻徐晃所留的战线。

只是这次行军,不再是骑乘行军。

虽然一人两马、三马,一路游牧过去,又不需要扎营的情况下,赵云所部轻易能达到两日三百里的行军效率。

可对于赵云所部的移动,赵基自有特殊的安排。

反正赵云所督这支西部河朔义从返回后要解散重新集结,因此在金城休整的赵云只负责一件事情,就是从军中挑选精锐义从。

从中选拔两千愿意延长服役期限的精锐骑士,然后混编赵云本部千骑。

这三千骑,将走黄河上游的漕运,自金城顺流而下,直抵五原。

而在五原,新一批征召动员的朔方义从已开始陆续集结,将在这里与赵云汇合,形成新的万骑大军。

就目前来说,也就徐晃、赵云节制、统率过万骑以上的军队;甘宁、张辽也都短暂节制、指挥过其他附属部队,规模超过万人。

只是眼前,赵云、徐晃依旧是仅次于赵基本部的统兵单位。

张辽、甘宁各有七营,所统也就五千人,与赵云、徐晃没法比较。

赵云专心于精骑选拔之际,行程迟缓的河西都督赵敛终于离开狄道,进入金城。

赵敛年轻时固然性情凶猛,逃亡河东能站住脚,还发展出一个小家族,可他终究有怂的一面,具体表现为过去很多年里的忍辱负重。

他若真的有心仕途,去战场上拼杀一个前程,那董卓担任河东郡守时,他就有机会被董卓选走。

不止是董卓,黄巾之乱时,灵帝方寸大乱,解除党锢并开始征集三河骑士与郎中骑,让他们自带铠甲、弓弩、马匹,分属皇甫嵩、朱儁、卢植平叛。

平黄巾的主力部队,几乎可以视为一支重新建立的新军。

骨干是郎官,这批郎官是解除党锢后第一批入仕的各地英杰;所谓三河骑士,就是三郡豪强子弟、与部曲健儿。

对赵敛而言,那时候正值壮年,他若有心为朝廷效力,拼杀一个前程的话,有裴茂做担保,赵敛就算无法以郎官入仕从军,也能当个自带扈从的三河骑士。

只是赵敛没有参加,可能存在各种顾虑,总之从行为上来看,他比较满意当时的生活……缺乏直面生死的勇气与更大的开拓精神。

现在也是这样,本来还想带着两千部曲健儿前往河西四郡这个不法之地大展拳脚,好好的做一番事业。

这也是赵彦默许的事情,可没想到赵基根本不认赵彦的承诺,直接连人带船给扣了,仿佛把赵敛咀嚼、吮吸了一遍,不留一点汁水、血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