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强者,那就各听天命(1/2)
第941章 强者,那就各听天命
全国这时候也仅有一家国企保险。
西区社保公司也是仅有的一家“民营”保险机构。
让卫东的企业都没意识到这点。
一旦成为资本家,让卫东的思路都是攛掇推广大家趁著时代红利,多买两套房,未来养老啥的都从容点。
他自身都没有推广五险一金的动力。
更何况大干快上的鹏圳了。
所以西区劳动人事处转职成了社保公司,三十三岁的人事处干部成了社保公司副经理,熊国明却没有摸鱼就算了。
他提出来的思路是:“既然企业不怎么响应社保,打工者也看不到那么远,我们能不能主动出击扩大商业保险,给一些有眼光有远见的人卖保险。”
让卫东对银行是忌惮,尤其三四十年后,税务到处都在喊商户、產业做不动,唯有银行富得流油。
所以现在他才故意有点不懂就闯条新路子的“探索”,解决老百姓急需的房贷、未来的车贷,扶持產业发展,而不是把规模庞大臃肿作为发展业绩。
但保险,尤其这位已经在西区算青年干部说的商业保险。
让卫东就太懂了,以前是没人探討:“社保呢,是保个底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这个先不算,主要就是这五险,每个月每样少收点,百把块钱工资,收个五块十块,等到真出事、真需要的时候,一次两次兑现,就能把口碑做起来,这不难,难的是为了收这点钱要费很大的精力去推销,去布点,甄別赔付。”
负责保险这边的两三人肯定震惊。
老方都扇子凝固了。
你特么天天给我说不做银行,不做保险,怎么说起来都头头是道。
熊国明紧隨而来的当然是狂喜:“让董你很了解保险这个行业吗?”
自己老爸伤在工地,毁了一生。
自己又伤在见义勇为,也蹉跎一辈子。
让卫东对这里面的感嘆太深了:“我是从基层卖东西做起来的,而触发我放弃高考后进入大学转而去偷偷贩卖腊肉,就是因为我的父亲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来,家里失去了顶樑柱……”
背著背篓卖腊肉,一步步成就辉煌,让卫东的传奇成长史在很多地方已经公开展示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诱因。
在场各位除了老方是老革命,其他人再怎么艰苦奋斗,起点都没这么低。
甚至能来西区的多少都有些底子,看看桂振飞就知道成色了。
现在全都安静倾听。
再转而谈到自己带来的小保鏢:“……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伤残保险、抚恤金,都应该是保险里面体现,城乡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怎么兑付给广大群眾,这都是个巨大工程,我当然愿意跟隨西区社保一起来探索努力,但商业保险嘛,嘿嘿,这里面的头就太多了,简直对不起前面我说的这两种初心。”
老方其实就应该也是不太深入了解各个方向,但七十岁了依旧愿意学习理解,敢於拼杀。
眼睛又犀利得发亮,因为能看到阴暗面的带领者,才是合格的领导。
还是示意银行的也认真听。
因为让卫东连同银行一起批:“我当然都是在……北美、hk,有员工有公司,肯定才需要了解,也有律师之类给我们讲解,投资更是我的本行,银行、保险在我的理解就是从各种渠道收钱,然后拿这种海量资金去投资,然后用盈利来支付保费、利息,本质上就是靠大钱生小钱,总比穷人赚钱概率更大的原则,来保证金融机构富得流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