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征兆(2/2)

否则现在苏武要面对的,很可能就不是避难所的整体轻微下陷,而是如同普通山体一般从上到下毁灭式的崩塌。

“看来,有些计划得做出改变了。”

沉吟了一会儿。

苏武在控制台上输入几道命令,终止了即将开始的建造地上32层的任务。

并顺便又调遣了一艘新的二代晨光级运输舰,用于运输淡水资源。

不管怎么说,万一真的遇到最坏的情况。

多一份淡水这种与生存密切相关的资源储备,也能多一份容错的余地。

“希望不会走到最坏的那一步。”

6月24日。

地表。

从四面八方而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形成有若实质的气浪涌向泰拉。

然后被城市级的电磁防护光盾,以及厚实墙体层层削弱。

最终化作微不可查的呢喃。

萦绕于刚刚建成的地上31层边缘区域。

苏武的期望。

终究还是破灭了。

经过过去十几个小时持续不断的地质运动。

此时的泰拉,已经下沉了约有十米。

尽管相较于泰拉那直入天际的高度,下沉的部分仍然只是它的零头。

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某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地下一层,控制中心。

苏武站在巨大的金属平台前,面无表情地望着半空中投影出来的东洲地图。

那上边越来越多的各种被红色勾勒出来的区域,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不只是泰拉所在的天河市。

整个东洲东南区域的中心地带,这个时候都已经逐渐被强烈的地震所覆盖。

涉及的总面积,几乎已经快要达到百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两三个行省大小。

如果不是这些地带的人口,在之前差不多就已经被苏武提前吸纳进了泰拉。

此时此刻。

恐怕伤亡人数大概率会达到1.5亿以上。

“目前70%的空中运力,都集中到为泰拉运输基础物资上面。”

“不能再增加了。”

考虑到泰拉或许会在不久以后沉入地底。

自十几个小时前开始。

苏武就大幅度的提高了向泰拉输送物资的力度。

但这种运力上的倾斜,不可能没有止境。

毕竟,除了泰拉以外。

苏武还需要保留一定的空中运力,用来维持外界游戏币兑换物资的交易网络。

没有这个交易网络托底和赋予希望。

全球除泰拉以外的底层幸存者数量,必定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下跌。

同时,至少会有数十亿人口的生存环境,因此变得更加恶劣。

这些人口,可都是苏武未来的财产。

无论如何都不能这么轻易地浪费。

关掉东洲地图。

苏武切换到钢城内部的投影。

这座最早在地表被他掌握的超级城市。

发展到现在。

不管是原材料加工,还是生产一些不太复杂的电子元器件,都能完美胜任。

甚至如果苏武需要的话。

在为其空运部分核心零部件后。

也能尝试生产冰湖级陆地运输舰,以及六代战机。

算是一座生产体系相当完备的工业基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