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此差若成,便是你入京拜相之时!(1/2)
第423章 此差若成,便是你入京拜相之时!
苏武那一语,要将赵构赶入大理国。
在场许多人,聪明人自是立马意会,黄升早已心中一震,抬头去看,便知道自己差事重起来了……
大理国虽然不远,但可不算近,且一路去道路难行……
粮草,民夫,辅兵……
天子此番来,必然准备得都不算多,那自就要倚仗当地,倚仗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
又想广州,天子从北来得这么快,必然走的是海路,广州大船之多,黄升倒是知晓的,那粮草之事许不一定会缺,但陆路运力就是最大的问题。
今日事情也就如此而毕,众人各自再去休息,但黄升不睡了,他连夜提笔在写……
写什么?
写天子若是带兵入大理,这粮草运送之事如何安排,还写个上中下策。
下策,那就是当地直接徭役民夫,沿路运送,但这件事会有其难,这要说到一个地方,那就是邕州,邕州极大,邕州之下,分诸多“州”,也是这个“州”字,便是朝廷在西南羁縻少数民族的行政单位。
邕州境内,羁縻州极多,其实就是少数民族极多,各种蛮,在这个时代,这些“蛮”是没有什么统一名字的,甚至也称不上这个族那个族,都是用地名来命名。
强行征调民夫,定不可取,昔日狄青平的侬智高,就是其中一支名为火峒蛮的头领,这各种蛮,其实不好惹,自也不那么服从王化……
他们不仅与朝廷打过仗,他们自己之间,各个村寨之间,但有仇怨,那也是互相打得血腥无比……
其实黄升是在提醒天子,这些蛮虽然名义上是大宋的羁縻州,但不能以旁处徭役之法征召这里的民夫,否则必然生乱……
便是黄升生怕苏武乃北地之人,不知邕州情形,所以一遍一遍把这些事说得事无巨细。
中策,那就是要大量的官吏人员去说服,去好好说,去请帮忙……
自还有上策,上策就直接给钱给粮,雇佣,这么做,必然顺畅无比,甚至还可以雇佣这各种蛮来帮衬作战都不算很难……
黄升显然主要是想说这上策,是想让天子舍得费钱粮来做这件事……
此,便是黄升第一次为天子尽忠!
连夜写就,天亮之时,黄升就已经带着自己写好的奏疏站在了苏武卧室门口等候。
只待苏武一觉醒来,推门而出,第一眼自就看到了黄升在见礼,便是一语:“怎不早早把我叫醒?”
黄升连忙答道:“陛下容禀,是臣不愿侍卫们打搅陛下……”
苏武点着头,只道:“某先伸展一番筋骨,洗漱一二……你一旁落座,吃些早间茶食……”
黄升恭敬来答:“臣先不吃,且等陛下伸展……”
苏武也不多言,就在后衙院子里,一番拳脚来去,武松自也出来了,大早开始打熬力气。
不得片刻,卢俊义也来,那自是枪棒几番,苏武也换了枪棒,与卢俊义来去几趟……
只管把黄升看得是目瞪口呆,这般演练,着实比打斗还要精彩?
为何?因为演练的时候,是为了熟悉器械,更加把器械使用的如臂指使,所以更多里胡哨的动作……
甚至许多时候,好似把枪棒耍成杂技一般……
岂能不是精彩纷呈?
黄升还在一旁夸赞:“陛下与二位将军当真神乎其技!”
只待一通来去,苏武简单洗漱一下,抬手去招黄升:“黄卿一并吃个茶食!”
四人落座,军汉自是狼吞虎咽,饭量自也惊人,苏武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把黄升写的奏疏飞快来看……
只待差不多了,苏武用布巾擦了擦手嘴,开口:“写得好,诸多大小事,一目了然,干臣也!”
黄升连连摆手:“臣只是早来一些时日罢了……”
“来的几个月,周遭大小事情如数家珍,岂能不是贤臣?”苏武当真在夸。
黄升心中自喜,但话语还是谦虚:“陛下当真谬赞,这些事,只要是此地之人,随便寻个来问,皆能比臣说得还要清楚……”
苏武摆手去:“不一样,你知道什么才是与事相关之重点,更也知道某要做什么……”
“陛下谬赞……”黄升其实心中是得意的……
却听苏武忽然一语:“但此番大军既然来了,就当改变许多现状,羁縻州,四十四个,何为羁縻?笼络之意也,此非长久之策,诸般之蛮,有好处就要,没有好处就闹,成何体统?”
黄升听得一惊:“陛下莫不是要与诸多蛮人动刀兵?”
苏武笑着摆手:“非也,若是如此,那得多大力气去?此番动兵而来,费之事,我自舍得,总比来日还要大军再来要好,但既然来了,那这钱粮就得得值当,一次出去,不论多少,都要把事情彻底解决!”
“陛下意欲如何?”黄升就问。
“这不你说的吗?只要钱粮,自就能调动诸般之蛮,那就,大价钱,着他们来当民夫,来当辅兵,若是愿意赚更多,来当战兵也无妨,而今你是广南西路经略使,皆交给你来筹备,诸多之蛮,那些青壮,都弄下山来看看,看看我大燕兵威,让他们亲眼跟着来瞧!”
苏武轻松在言。
“陛下是要让他们皆见识一番天子威严,那如此再好不过!”黄升明白了。
“嗯,只待破了大理,转头来,趁着兵威骇人,羁縻州,皆改为州县与乡,往后啊,别这个蛮那个蛮,听起来不亲近,都用县乡,山间贫瘠,赋税可少,赋税也不是重点,甚至可有可无,但名义必须如此,该建学堂建学堂,该入学要入学,特别是诸般县乡头领人家的儿孙,那是必要入学的……诸蛮之青壮,百取其五,要来当兵……但有不敬,朝廷大军必然来剿!”
苏武知道,只有一道,长久之下才能真正解决这些事情,那就是教育,意识形态,归属感。
这里本是贫瘠之地,此时此刻,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也指望不上,但教育这件事,定要执行下去,不能到得几百年后,还是要费钱粮来打。
倒也不是说此地没有汉人,汉人也多,但凡平坦之地,城镇之地,自就多汉人。
也是苏武所言:“大理境内,与邕州情况一般无二,来日治理大理之法,也是如此!”
这说的是人口情况,不是说经济情况,大理国的经济情况那是好许多的,甚至也有繁华繁盛,特别是善阐府等地,物资出产也很丰富,善阐府就是昆明,甚至其达官显贵生活的奢靡,丝毫不让中原。
黄升点头在听,却也还有担忧:“此番钱粮开路,征召青壮,倒是不难,只是往后强行之事,许多蛮人,难通道理,更不知陛下爱民之心,只怕来日,大乱兴许没有,小乱定是还有……”
“那自去打!你虽是个文官,但你不要怕,往后,在广州与桂州,都会驻扎一支精锐,但有乱事,你只管上书朝廷就是,引兵来打!”
苏武说得认真,该打打,该教育教育,双管齐下,总要解决了去,不能真像历史一样,明朝也得打,清朝也得打……
总是要解决的,解决了这里,也是为了更好的辐射来日中南半岛等地,这诸般大海,总是要见得到的……
这事,拖沓没什么意义,早解决早享好处……
黄升陡然也起了几分自信:“陛下放心,臣在此处,定是极尽所能,斡旋平衡也好,离间分化也罢,定把此差办妥!将陛下今日之语,办成朝廷往后西南之制例!”
苏武直接一语:“此差若成,便是你入京拜相之时!”
苏武话语丝毫不假,若是这件事都真的能处理得还算可以,那真有拜相之能!
“谢陛下隆恩浩荡!”黄升心中,岂能不激动?
自古,会有皇帝这么说话吗?会有皇帝这么许诺吗?
苏武就这么干了,这么干是有隐患的,但此时此刻,苏武说出这许诺,好处更多。
若真成了,那黄升来日,定是处理诸般边境民族问题的专家,往后有的是用处。
因为大燕,定然会急剧扩张,这般的人才,多多益善。
“好了,此事先说到这里,往后再来详谈,过得两日,自有钱粮到此,你只管造个要销之账册来,按照你所想去造,拨给你就是,诸般民夫辅兵,你速速去招,对了,城外贼寇如何了?”苏武在问。
“回陛下,适才刚刚天亮的时候,还不见什么动静……”黄升答着。
苏武微微皱眉:“那此时此刻,当差不多要有点动静了……走吧,一起去看看……”
众人自是起身随着苏武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