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钓鱼(2/2)

能签下张雨琪当然高兴,毕竟这彪娘们还是有能力的。

外形可以接的住大代言,表演也能上大片。

在自己公司的这些艺人中,能算是潜力头牌的那批。

但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张雨琪当“饵”,钓周星持这条大鱼!

否则我分分钟几百万上下,干坐着等你三个小时?

那我也太爱张雨琪了。

现在他给出的情况,或者说条件是。

要钱,不是没有,但不给现金。

折到投资里,你可以拿到这笔钱,但得等。

不投资,那就打官司喽。

想拿到你主张的1400万,绝对不可能!

最后能赔你400万就算多的,而且还得拖好几年。

单独张雨琪并不是个威胁,但加上他,那就不一样了。

毕竟他才刚把与自己打官司的华旗给整服了。

有我在,官司可以一直打下去,打到你和解为止。

所以退一步合作拍戏,进一步对簿公堂。

要么双赢,要么双输。

一根筋变两头堵了。

星爷是怪,不是傻。

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到手1400万违约金。

又不是没和女艺人打过官司。

并且想到这里他就觉得痛,因为黄圣衣,烦的他要死!

抬眼看了看面前这位。

好像折腾劲不比扬籽差。

“你是不是和雨琪拍拖啊?”星爷想了一阵后,如此问道。

“没有,我只想当她的老板。”张远一本正经的回道。

偶尔当当主人也可以……

星爷又沉默下来。

他肯定是要拍片的,这点毫无疑问。

至于找谁投资嘛……

首先,拍戏的钱,他不会自己出,向来是借鸡生蛋。

虽然他手里有星辉,还计划收购比高国际这支“仙股”,也就是股价不到一毛港币的股票。

通过这两家公司,一家制作,一家掌握版权开发,再借别人的投资,他就能稳赚不赔。

片子如果赚了,比高国际股票大涨,他还能再捞一笔。

周星持早就不只是一位“演员”啦!

但还得回到这个问题,谁来投资。

张远很清楚,星爷手上正在准备开发的项目代号,叫做《大话西游前传》。

这只是代号,而他日后的名字则叫《西游·降魔篇》!

周星持自打自己建立公司拍戏后,一部片准备三五年都很正常。

从《功夫》开始,他就与大陆公司合作投资。

《功夫》找的是桦宜。

可到了《长江七号》,却没有再与桦宜合作。

原因是《功夫》大卖后,王家哥俩“赖掉”了他的一部分分成。

说“赖”也不完全对。

王家哥俩是那种在酒桌上谈事的人。

喝酒时,星爷希望票房超过两亿的话,他的分红能提高。

王家哥俩没同意。

这是第一回出现分歧。

星爷不爽,但也没办法,毕竟没有提前说好。

所以拍完《功夫》,星爷拍《长江七号》就没找桦宜,而是找了中影和博纳。

直到《西游·降魔篇》,因为桦宜上市后资金充裕,并且背靠阿里影业,他才又和对方合作。

他吸取了《功夫》的教训,提防着这哥俩,投资前就说好分红按照票房提高。

王家哥俩鸡贼,给票房定的非常高,要超过6亿星爷才能提高分红比例。

那年头票房能过6亿的可没几部。

即使这样还不够,合同做手脚,并且不签补充协议。

借口是股东会议没通过分红方案,并且一直躲着不见人。

谁知道这片子卖了十几亿,远超预期!

桦宜的股票因此涨了几十亿,哥俩大赚一笔。

然后又赖了一回。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并没有!

《美人鱼》爆火后,桦宜又找到了星爷,双方合作拍了《美人鱼2》!

周星驰可不管你坑不坑人,向来反复横跳。

因为反复横跳,才能在几大公司间周旋,大家为了“收买”他,给出更高的价码。

他是很有那种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智慧,两头下注,长袖善舞,好处都捞的风格。

然后,就因为桦宜非让吴签主演,导致这部戏根本上不了。

都说桦宜的败落是因为赖掉了《西游·降魔篇》的8000万分红。

这说法太片面了。

不光是钱,也不光是星爷。

当然,星爷认钱不认人,要的也的确很多。

属于周扒皮遇到了铁公鸡,棋逢对手,谁都别装白莲。

张远对星爷,可以容忍他捞钱,捞很多钱。

他的信誉和宽容度,都比桦宜高很多。

因为他知道,星爷之后还有好几部戏都能大赚。

不光《西游·降魔篇》,还有《美人鱼》,《新喜剧之王》。

没错,《新喜剧之王》也大赚。

虽然票房都没到10亿,但因为成本非常低,反倒成为了星爷导演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部戏!

你就说王晶那套烂不烂你别管,只要能赚钱就行的理论对不对吧。

他更知道,从周星星变成星爷后,这位的心态其实也有变化。

对作品的要求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对钱的要求则与日俱增。

“这样吧,星爷,你考虑考虑。”

“我先请你吃个饭,我把雨琪也喊来,大家坐下慢慢聊。”

周星驰把食指放到嘴边思考着,几秒后默默点头。

张远见他同意聊天,也没有多兴奋,依旧冷静。

因为他摸不透,对方到底是感兴趣,还是反过来想拿他钓鱼。

谁是姜太公,谁是翘嘴,还未可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