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玉峦(2/2)

而小圆点里面种着种类各异的莲,或粉或白,或紫或蓝,争奇斗艳,随着微风轻轻摇摆,让人望之便心旷神怡。

和其他地方的莲不同的是,这些莲的根须并没有深入地扎入泥土,而是飘荡在水中,宛如浮萍,当有风吹来的时候,便会随着风的方向,像一艘艘莲状的小船一样移动。

或许是因为一直生活在玉所化的莲池中,这些莲似乎也发生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变异,瓣并不柔软,反而有些坚硬,在阳光下闪着润泽的光华。

当然,这无损于它的美味。

这便是玉峦里的人们费数千年无数代人的努力,才培育出来的玉莲。

不仅不需要扎根于土壤里,而且根、茎、叶、瓣和果实,全身上下都可供人食用,在人们有意识的培养下,它们食用起来也越来越可口。

这些莲池虽然只占了玉峦上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分布却十分广阔,而这些圆点之间则存在着密密麻麻又错综复杂的线,这是人们凿出的河道,连接莲池与大河中的水。

有了莲之后,鱼类也得以在这里生存。

人类靠着自己的力量,硬生生在这片美丽又荒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一个个国家在这里诞生。

食物的来源得到了解决,可人们精神上的荒漠却从未消失。

眼前的土地五彩缤纷,但缺乏绿色植物的覆盖,这些亮丽璀璨的颜色,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狂躁情绪的来源。

在生活在玉峦的人们的眼里,世界充满了各种繁杂的颜色,这些鲜艳杂乱的色彩充斥着他们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使他们不自觉地感到狂躁。

林苏注意到,这些居住在玉峦中的人们,似乎非常容易疯狂,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要么就整天跟吃了火药似的,一点就炸,要么就精神衰弱,紧张不安,成天不知道在惊惧些什么,宛如惊弓之鸟,要么就消极悲观,像一条死鱼,对世界充满了绝望……

这里的人大多脾气不稳定,情绪也非常容易崩溃。生活在诸如翡翠山脉中的人们还好,但生活在血玉山峦中的人,却大多脾气暴躁,容易冲动,许多人仿佛每时每刻都处于烦躁状态,而生活在墨玉山脉上的人却大多死气沉沉,好像对生活没什么希望……

因而在玉峦里,非常容易出现疯子,每年都有大量死于厮杀和自杀的人。

但是玉峦之上也并非没有智者,这些智者早就发现了玉峦中的情况,不免对此忧心忡忡,在他们寻求解决方式时,他们发现,莲对人们的情绪有安抚和镇定作用。

人们如果长时间跟这些莲接触,他们的精神就会有显而易见的好转,而居住在莲池附近的人,情绪比别人往往更加稳定,也更不容易疯狂。

故而,每座城中的莲池都是城的中心地带,或者说,这些城就是围绕莲池而建的。

在生活在玉峦中的人们心里,莲池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由此,也可以看出莲在玉峦中的重要性,莲是人们□□存活的基础,给他们带来了食物,莲也是人们精神稳固的瞄点,给他们带来了平静。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莲有关的宗教应运而生。这些宗教的出现,在这些精神贫瘠如荒漠的人们眼里,宛如清凉的泉水,抚平了他们心中的烦躁和不安。

这些宗教就像是瘟疫一般在玉峦中传播,迅速地占领了普通百姓的心,他们心里终于不再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还有强烈为教派奉献的心愿,甚至几近疯魔。为了进入那个教义中宣传的无忧乡,这些教徒狂热到愿意付出一切,甚至倾家荡产、卖儿卖女来给教派筹钱,至于家破人亡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林苏看来,这些人就跟洗脑了一样,完全失去了理智。

明明这些人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平静才加入宗教,可在林苏眼里,这些人却显然变得更加疯魔。

随着他们的教徒越来越多,这些莲教的势力越发强大,最后甚至把控了这些靠着数代人的努力才打造出来的莲池。每一个想要靠近莲池的人,都得需要经过他们的许可。

许多国家都被这些宗教把控,皇帝名存实亡,甚至有些国家最后由教派的首领加冕为皇,将宗教的权力和世俗的权力融为一体。

当然也有不屑于信奉宗教的,这些人厌恶为他人奉献的说辞,追求惊险与刺激,热爱杀戮和战斗,那些莲教冠冕堂皇又虚伪的教义让他们厌烦,他们不追求那传说中的无忧乡,也不追求来世,他们只在乎现世。

他们自称游侠,但那些宗教更喜欢叫他们暴徒和魔鬼。

但这些人的情绪也同样不稳定,暴虐常常充斥着他们的心脏,也许是旁边人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就会愤怒到暴起杀人,几乎每一个游侠手中都血债累累。

而这些游侠的命运也早已注定,他们抛弃了心灵的安定,放任自己在杀戮中堕落,那么也注定,在杀戮中消亡。

在林苏看来,这是另一种疯狂,同样失去了理智。

一面是洗脑到让教徒家破人亡的宗教,一面是疯子一样肆意杀戮的游侠团体。

披荆斩棘进入游戏后生成的身份,就在这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