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技术进步的意义(2/2)

贾璉还在的时候,还能保证新技术在运用中的落地,贾璉不在了,这个国家现在的制度,能否保证这种噁心人的事情出现,谁知道呢?

贾璉也不知道这辈子能活多久,人都过了六十岁了,在这个时代真是老人了,对著镜子一看,顶多四十岁。

就很神奇!也不知道是不是权利带来的滋润,谁知道呢?

一天走了两个地方,次日贾璉去了皇宫,向李琬谈起电灯的神奇,李琬果然大为心动,立刻同意皇宫做第一个客户。

並且表示:“先生,眼看就要年底了,今年的除夕夜,皇宫要变成一个不夜城。”

工程队进场,活乾的很仔细,並且还要开培训班,教大家相关的注意事项,毕竟电是有危险的,不能直接碰触电线。

腊月二十九日夜,李琬在宫里宴请百官,天还没黑呢,百官陆续来到,大殿內摆满了桌子,门外露天也摆了两行长长的桌子。

天色黯淡之际,李琬出现,接受百官的参拜之后笑著大声道:“诸卿,请注意,接下来是见证奇蹟的时刻!”

所有人都有点蒙圈,这啥玩意这是?

话音刚落,突然周围亮了起来,所有人都被惊呆了,扭头看看四周时,发现一个一个的电灯亮了,大殿和户外,真的成了不夜天。

眾人骚动,好一会才平静下来,对著李琬三呼万岁,李琬开心的视一安静,继续道:“自承辉帝以来,本朝一直鼓励技术进步,先帝之时,確立了给予科技人员相应的地位。大家都看见了,科技不仅仅表现在战场上的战无不胜,还展现在大家生活里。让国家更加强大,战无不胜,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科技进步的意义。”

皇帝亲自给电灯打gg,温有才引领的京城大学电灯公司,很快成为了京城里生意最好的最挣钱的公司。

有皇家的基金垫底,外面那些虎狼也只能看著流口水而不敢轻易伸手,就只能耐心的等著公司上市了。

想要提前投资,对不起,人家可不缺资金,毕竟五大行的眼珠子早就盯上了。

最终公司拿出了百分之十的股份,融资两千万估值两个亿,五大行眼皮都不眨一下,快速瓜分了,拿到资金的电灯公司,得以快速的发展。

该公司在次年推出了电动机,並且广泛的运用於各行各业,这些都是后话了。

开春之时,天津造船厂,一台机器正在调试,贾璉也来到了现场,看著紧张的操作员,用电焊枪点亮第一朵火时,抬手扶了一下墨镜。

镇定,一定要镇定,其实也没早几十年,这个世界只是被加速了。

电焊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在造船领域,电焊作用太大了。

天津造船厂第一艘铁质的船只正式立项,同时还採用新汽轮机技术,儘管这是一艘实验性的船只,依旧受到了贾璉的高度重视,亲自来到开工现场,並致贺词。

天津还有一家贾璉极为重视的企业,那就是造大炮的天津兵工厂。

架退炮只是实现了后装火炮的第一步,从销售来看,诞生至今生產了五千多门大炮,装备了全国的部队和海军,同时还远销奥斯曼土耳其。

现在每年卖炮弹,都能卖上万枚,奥斯曼土耳其真的造不出炮弹啊。买回去的二百门新式火炮,又不能就这么丟了,只能继续卖炮弹。

有了这批火炮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对於沙俄的威慑拉满了,短时间內沙俄也不敢开战了。毕竟吃亏太多了。

还有一个大客户就是东华国了,去年下的订单就是两万枚炮弹,大炮二百门。

眼下正在实验的是一门管退炮,其设想来自贾璉本人,意思就是有没有可能,通过一种装置,实现大炮射击之后不用归位?

架退炮的缺点就是射击之后,大炮要归位。现在看著是没什么,毕竟別家的大炮哪怕是前装炮,发射的实心弹,也是这个情况。

但是以后呢?技术肯定是只有不断进步,绝对不能停滯不前的。

还有一个问题,105口径的大炮是不是极限,能不能把炮管子造的更粗一些,放在战舰上呢?

现在这个世界並不太平,美洲在军备竞赛,欧洲暂时和平的原因是几个列强忙著殖民非洲呢。

说到殖民非洲,最大的威胁不是什么土著,也不是什么热带雨林,而是特么的疟疾。

中央帝国生產了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每年光是卖这个药,薛家名下的製药厂都能挣的盆满钵满。

现在欧洲人大规模殖民非洲,主要玩家就是英法,普鲁士和奥地利,还在爭夺德意志的领导权。暂时还顾不上。但是怎么说呢,普鲁士的工业化进程也在提速,他们派遣了大量的学生到中央帝国学习,毕业后至少一半人选择了回国,带回去了很多新技术。

从这个角度看,普鲁士是欧洲进步最快的国家。

法国因为巴黎的存在,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入,技术进步也不慢,在工业革命中先行一步的英国,同样也快速发展。

火帽和膛线量產的技术,就是英国人自行解决的。不过英国的技术没啥发挥的余地,获悉英国人解决技术之后,中央帝国以极低的价格,向普鲁士、奥地利、法国出口了一批设备和技术,英国人搞出来的东西,只能自己用,甚至因为技术还不成熟,导致自己都不喜欢,一些工厂直接从中央帝国採购设备,阿姆斯特朗兵工厂也这么干,拿著內阁提供的贷款去採购设备,真是哭笑不得的一幕。

一切准备就绪,贾璉站在一面胸墙后面,举著望远镜看著远处,身边的厂长道:“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