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好莱坞编剧真不是盖的(2/2)
今世挪到2010年代来拍,坚果、欧洲、华国的环境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五个大活人的行踪很难掩饰,包打听的口供太容易被拆穿。
但如果是东南亚国家的唐人街就不同了,华国观众的印象中那里比较老旧复古,没有摄像头一点儿也不违和。
讨论会到此结束,王威、田黎和李准带着各自的记录,回去闭关写剧本。
下一次讨论会,定在半个月之后。
届时担任万恶甲方的将不是导演王威,而是监制陈一鸣。
原片结局的反转陈一鸣自然是藏得严严实实,他很期待王威他们三个将赋予这个故事哪些全新的可能性。
回去之后,陈一鸣恢复了久违的闲人节奏,其间也插空写了一稿《非常嫌疑犯》的剧本。
除了“魔改”电影背景使之契合唐人街宇宙之外,还补完了几个原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
比如原片中货车案与货船案的时间间隔长达半年之久,这在1990年代是合理的,但在2010年代就不现实了。
陈一鸣把两案间隔时间缩减为了1个月。
原片中货车案失踪的是一批军火,这在武德充沛的坚果只算小案子,但是在普遍禁枪的东南亚无异于是轩然大波,后台再强硬五个嫌疑犯也没那么容易脱身。
所以陈一鸣讲故事的时候,把背景放在了存在反正府武装的菲国。
然而动荡的菲国并不是理想的电影取景地,陈一鸣更中意社会安定的泰兰或是马来,所以电影开头的货车案必须“魔改”,失踪的货物被陈一鸣设定为走私手机。
然后是货船案的苦主,原片里是匈牙利黑帮,陈一鸣魔改为安南黑帮,同样是为了出境拍戏方便,设定为本地黑帮太容易被卡。
反正陈一鸣也不待见安南,那地方从一开始就被他排除出了取景地的选择列表。
而且老港片里安南黑帮一直是华人字头的假想敌,老背锅人了。
此外,关于选角的标准,他也提前过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包打听这个角色自然非段一宁莫属,陈一鸣相信王威的第一选择也会是老段,毕竟有之前合作过的老关系在。
警察一角,是一个刚愎自负的上位者形象,按理说应该不算难挑,关键是气质要能跟老段搭得上,因为两人有着大量的对手戏。
段一宁跟原片中的凯文相比,个人特质要偏阴郁一些,下马位的时候更加内敛,这就要求搭戏的警察不能走常规的狂躁路线,那样整场戏的氛围就南辕北辙了。
陈一鸣检阅了一下自家夹袋,最合适的一张脸居然是杭晓明。
不过晓明哥的演技能不能接得住老段,陈一鸣毫无把握,只能试镜看看了。
接下来是戏份第三多的前黑警,五人团伙的领导者,最好找一个亦正亦邪的中年大叔,侯天莱如果年轻十几岁将是绝杀,可惜了。
枪手、骗子和造枪的是三个街头边缘人,对演技的要求也不算高,照着脸选人就不会出大错。
枪手可以找个比较酷的,骗子则是轻浮帅哥,造枪的则是越平常人越好。
演过《木兰》的太保们就能完美覆盖,咖位和形象都很合适,不过陈一鸣不打算在这三个角色上发言,充分尊重王威的选择。
再就是包打听的搭档小林,应该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实人形象,戏份很少客串即可,侯永老师就不错。
陈一鸣捋了一遍演员才发现,《非常嫌疑犯》的主要演员,居然就只有这七个,主要人物更是只有包打听、警察、前黑警三个。
如此简单的演员配置,衍生出如此复杂的情节变化,那个年代的好莱坞编剧,功力真不是盖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