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年五载必取之(1/2)

“是。”楼阳答应一声,这便手扶腰刀欲向前来,这一幕看得尹志浩神色大变道:“天王,有什么事情可以商量的。”

“商量?不!本王从不与败军之将商量,以后也不会与任何人商量。尹氏想要投降求活,那就要把所有的土地上交,金钱最多可以给你们留下一成。至于说以后你们的出路,可以考虑经商,为官是不可能的。当然,若是你们族中真有能人,可以进入我龙军的体系,本王也不会过份的苛责,可若是直接要官,那是绝对不可能。”

“还有,属于你们尹氏的奴隶必须要全部放掉,一个也不许留。且尹氏也必须要分家,十人为一家,但凡有家族超过十人者,杀全家,尹氏全族也要被追责。这就是本王的要求,能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等着我们龙军兵临城下,把宁远城打下来吧。”

苏石很是硬气的说完了这些之后,便很直接的摆了摆手道:“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考虑,若是时间一到,还未答应,本王便会出兵宁远城。”

尹志浩就这样被轰出了正厅,但人并没有离开,而是在侧旁的一个房间内休息。毕竟他还有一个时辰的考虑时间,这个时间里,他都是可以做决定的。

把尹氏之人轰了出去,苏石的身后的屏风之处,一位年纪四旬左右的男子从中走了出来。

男子姓张名奡(ào)《书友慧观草庐的角色》,祖籍幽州大地、燕京人士,喜好书法,于此道中浸淫近30年,喜好游历天下,且心中定数,做事执着。但凡是他定下的目标,便会尽其全力去完成。

这一次张奡正是由海上游历而回,从高丽来到了苏石的治地。

一入龙天王之所,张奡就被眼前发生的一幕幕给惊住了。宽阔的水泥路、明亮的路灯、干净整齐的街道,尤其是百姓们脸上那自带幸福般的笑容,仔细看去,穿纸衣的都很少,竟然多数都有布衣,且看其用料都属于极为结实耐用的那一种。

街道上人来人往,却并不会显得拥挤,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靠右通行的规则,使之人虽多,行马车亦可。

“呵呵。”张奡听后也是欣然一笑,随后想到什么,问道:“天王,但不知在其它对手面前,也是否可以用刚才天王的口气与人说话。”

说来也巧,张奡送上拜帖的时候,富弼正在向苏石汇报工作,看到这拜帖,马上就想到了来人的身份,并向苏石做了详解。

“好了,张部长,尹志浩的事情接下来就由你去和他谈。他答应最好,若是不答应,龙军即刻就会兵临宁远城下,那个时候,他们在想乞降,亦无机会矣。”

游历多处,见惯了世间的贫苦,更是见多了汉人的不易。

走在大街之上,除了可以看到繁荣的商业,各处物品的叫卖之声,还不时可以看到有人一边走一边拿着一本写满汉字的书在读着。嘴中不时还会跟着发声,更有人,一边读一边用手在半空中比划着,那是在学写汉字。

龙天王公务繁华,无空接见自己,张奡本人也能理解。真到那个时候,他就会去找富弼,这位曾经的赵宋之臣,如今龙天王治下的文臣之首。

让张奡没有想到的是,他刚把拜帖递上,还没有找到客栈休息时,苏石的警卫就出现在他面前,并恭敬的将他请入到了天王府。

“三年五载必取之。”苏石以着极为坚定的口气得说着。

君纳臣,臣在很多时候也要选君,这原本就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呵呵,这不算什么,尹氏,小道尔,以后外交部还要与更多的对手打交道,那时有你张部长出力出风头的时候。”

即是有合适的人手可用,苏石自然是要撒手的,他每天的确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张奡辞别了苏石,便直接去了侧厅,在这里见到了正一脸苦色,纠结至极的尹志浩。

“臣明白了。”张奡颇为激动的说着。

在这样的地界,这样的环境之中,他感觉自己应该可以一展抱负,可以施一生之所学。

即便是汉地,怕是难有如此的繁华,更不要说有这里的干净和有序,相比起来,学习氛围更是天地之别。

作为汉人的张奡,一出现在这里,便喜欢上了这里的气氛。作为读书人,他可谓是家学渊源,更是小有名声。大宋也曾不止一次地找其为官。

“当真?”听到三五年内,苏石就要拿下燕云十六州,这个自己的祖地,张奡变得更为激动。

“必取。”

只是张奡都给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看不上赵宋的对外软弱之策、看不得赵宋对内霸道,对外低头的妥协之策。成年之后,便是宁可游历四方,也不在赵宋坐官。

见到如此认真的苏天王,目光在看向一侧,富弼也是配合般的点了点头,那意思仿佛再说,天王即是言必出,自当会守诺,张奡便扑通一声跪拜在地道:“张奡不才,愿为天王所驱使,成就汉人之再次辉煌。”

“这是自然。你的出行,很多时候代表的就是本王,也代表着龙军的脸面,怎可示弱于人。”苏石重重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