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亡国之礼(2/2)

钟会抬起头道:“大将军说的话,在魏国朝廷最管用。”

此时的人们明确表达了态度、还是比较可信的。蜀汉君臣以亡国之礼迎出,带着棺材就是任杀任剐之态;而秦亮接受投降、亲手给阿斗松绑,便是宽待之意。

魏军中军军营,便设在凤凰山南麓的一个村子里。大抵是因刚到不久,什么工事也没有,周围全是军旗、兵马。

秦亮观望了一眼,心头有点不悦,但是并未发火。不管怎样,总比他们裹挟着阿斗跑路了好!

这时人群里一个声音道:“仆费承言,敬望秦将军善待益州百姓。”

但当權者失败,就是这个下场!阿斗起码是公然于天下的蜀国主,秦亮肯定不能杀他;如果换作秦亮、被人带兵逼到了脸上,估计更惨,还不如阿斗!

蜀汉大臣中立刻传来了压抑的呜咽、哽咽,已经有人哭得泪流满面。

一群人垂头丧气,被带到了一座瓦房宅子前面。刘禅光着膀子,已把玉玺袋子衔在了嘴里,等候敌人的发落!许多将士都在外面围观,汉国君臣也没办法。

穿着麻衣、面目平整的年轻人道:“正是先父。”

他一时没有回应,先把玉玺从袋子里倒出来、对着阳光看了一下。

从事中郎钟会也出来了,拿着纸笔、便在檐台上的筵席间跪坐下来,开始仔细地观摩此时的场景。钟会要作图!钟会主要是擅长书法,丹青好像只是略通。真正的工笔画大师,还得是王濬的丈人、已经去世的徐邈。

很快有人搬着筵席出来了,铺设在了门房中的屋檐下。起初大伙以为是魏国大将军秦亮的位置,但铺设席位的地方、并不在中间,而在侧面。

便如同那些干绑票歹事的罪犯,有经验的罪犯一般会安抚肉票、许诺拿到钱肯定放人,绝不会有危险。只有脑子有问题的人,才会急着瘧待威胁,生怕肉票不想办法拼命反抗、甚至殊死一搏。

事到如今,秦亮也是暗自长长地松了口气!风险极大、实为不易的伐蜀战争,今日总算是顺利收场了。后续还有不少收尾工作要做,不过关键性的事件已经过去。

但秦亮手里这一块,此刻的作用也非常大!它是蜀汉政權的标志性物品,仍然可以暂时用来号令益州别的地方。

秦亮看清楚了玉玺,收了起来,这才开口道:“魏大将军,接受蜀汉国君臣投降!”

阿斗应该听明白了,当即向秦亮揖拜了一下。

说罢秦亮伸手将阿斗扶了起来,然后“唰”地一声拔出宝剑,吓了阿斗一跳!但秦亮并不是要伤害他,而是亲手将阿斗绑在后面的绳子割断了,然后拉了一下阿斗挂在腰间的上衣、表示遮掩的意思。

涪县之役后,有人提议把蜀军尸首筑为京观,以彰显武功、震慑益州。秦亮也是几乎想也没想、便立刻拒绝了,还叫辎重营掩埋尸首入土为安,并尽量救治蜀汉军伤卒。

秦亮以前对费祎挺有好感的,关键是此时的费家、在益州仍然很特别。

秦亮再次打量着做过皇帝的阿斗,阿斗的脸有点红,仍带着难堪与畏惧,但眼睛是干的,既没有哭、也没有太多悲伤的样子。

阿斗站起来之后,应已察觉到了秦亮善待之意、好像隐约松了口气,也在时不时看秦亮。两人偶然对视了一眼。

等了不知多久,门房内终于有人喊道:“大将军到!”

这也是因为秦亮一向认为,魏吴蜀三国之间的战争、属于自相残杀的内战。

要宣扬武功、也得先回洛阳,可以在洛阳朝廷中、借军功增添征治资本与威望。而在受到兵祸波及的当地,这种宣扬对于治理善后、只有副作用!!

受降仪式可以结束了。秦亮这才想起了一件最急迫的事,便问道:“此时守备巴东郡白帝城的人是谁?”

阿斗转头向一个中年人确认。那中年人拱手道:“仆董厥言,罗宪刚调任巴东郡守,白帝城守将是罗宪。”

秦亮道:“立刻以蜀汉朝廷的名义、给罗宪写诏令,叫他不得放任吴军通过,须原地驻军等待,向赶到巴东的魏军将领归降!——

ps:感谢书友“忆昔情”的又一个盟主!明天加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