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背剑佩刀的白衣姑娘(2/2)
人间有个广为流传的上古旧故事,传说那位开天闢地的天生神灵,在撑开天地力竭而亡之后,周身各处躯体化作了人间万物,天水山雷风火地泽,也刚好对应了天书连山最早记载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为天地万物之始。
天地大道歷来相通,所以这个故事在此刻看来,就该说一句“先辈们篳路蓝缕,沐雨櫛风,以求人间薪火相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就是光阴滚滚长路上的前人先河,更是人间大道能够步步登天而上的基石所在。
除了那位消失不见的末代人皇,没有人试过三径同修是什么样子,楚元宵在这一刻因为少女李十三的一句提醒,莫名闪过了一点灵光,其实类似的说法,少年三师之一的白衣大剑仙也是说过的,不过他当时引用的是某句典故,说得比李玉瑶的这一句要更模糊一些而已。
正常的练气士在三境破四境时,多是以精神力为探路眼目,再由体內灵气去负责开闢出流转路径,拓宽体內各处经脉江河的宽度,以求容纳更多的天地灵气入体,再炼化为己用。
楚元宵此刻有部分经脉受损,无法再以顺畅的灵气流通去拓宽经脉,重伤在身又让他不得不以灵气去稳固伤势,自救性命,所以被逼无奈之下,少年人直接开始用神修凝魄三境的精神力去开路!
自今日起,万年来又出现了第二个神修与练气士两径合二为一的人间修士。
一层混杂著精神力与天地灵气的清奇光团,缓缓自楚元宵周身浮现出来,如同蚕茧一样將这个重伤少年人包裹其中,等待他某一刻破茧而出。
李十三站在楚元宵身前,此刻感受到了身后的异动,她有些意外地回过头看了眼那个光团,不由微微挑了挑眉,没想到一句突发奇想的言辞,竟然还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云上云下,城內城外,此刻所有修为到了一定境界的人,似乎都感受到了某种异象开始自天幕处出现,动静之大,甚至比那两位人族大神仙封印魔尊剑之举还要更加让人瞩目。
天幕高空处,正在与东海龙王交手的白衣李乘仙心有所感,一剑逼退了对面正在不断出拳的对手,回过头来看向那处云头,挑眉轻笑了一声,“又来?”
东海龙宫前,那位坐山观虎斗的酆都鬼侯墨千秋,此刻眼神凝重盯著云上那团光晕,他甚至都不再关注魔尊剑是什么结果,反而是满眼复杂念叨了一句,“果然。”
高阳城头上,两位文武圣人,西河门下李十二,还有无数城中修士,全都有些愣怔看著那团分不清是什么的光晕,谢楼下意识用手中捅了捅身侧的钟淮安,“老钟头,这玩意儿也是你们儒门的手段?”
钟淮安原本还满脸不解,可等他闻得老友此言,竟毫无仪態翻了个白眼,直接爆了一句粗口,“你他娘的见过哪个文庙圣人有这种本事?”
谢楼突然鬼鬼祟祟看了眼四周,確认周围除了李竹之外没有其他人,这才缩著脖子小心翼翼问了一句,“道祖?”
钟淮安毫不犹豫一巴掌拍在了这个口不择言的老傢伙后脑门上,低声骂了一句,“你他娘的疯了?那位是儒门?”
谢楼被一巴掌拍了个趔趄,回过神来之后先是朝著某个方向恭敬抱拳道了一声歉,这才转头看著钟淮安怒道:“我说的是,那位好像也是神、气两道同修!”
钟淮安闻言突然安静了下来,转过头深深看了眼谢楼,但片刻后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反驳。
谢楼突然就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开始一脸肉痛般喃喃自语,“亏了亏了,这次他娘的亏大发了,让你们儒门先下手捡回来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这他娘还让不让旁人活了?”
钟淮安只觉自己今天想翻白眼的衝动比过去无数年加起来还要多,最后全化成了一句长嘆,“可惜他不是只属我儒门一家啊…”
谢楼闻言有些嫌弃地看了眼这老傢伙,又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你个老东西差不多得了,堂堂儒门圣人竟如此贪得无厌,还要不要脸了!”
那三十多位在高阳城外围万里海疆上打得难分难解的十一境大修士,此刻则是不约而同都停了手,分作两边,都有些意外地看著那处云头,寂静无声。
有些事只是听说了和直接看到了,从来是两回事,虽然某个消息被中土临渊刻意压了下来,很少有人能听到全部的事实,但某些消息灵通之辈多多少少还是能听到一些只言片语的。
在此之前,知道这个少年人踏上了三径同修这条路的人,还没有知道他是道爭棋子之一的人多,但今日眼前这一幕过后,这个身处道爭局中的少年人,就將彻底扬名四海,再想压都压不住了,即便高阳城能如当初亚圣在盐官镇时一样下封口令,可对面的妖族却不能,更不会。
白衣少女李十三,此刻是面对那团包裹楚元宵的光晕最近的一个,某些惊诧就只会更加深刻,她当然知道楚元宵是三径同修的,但还是意外地看了那光团良久,最后似有所感抬起头,看向了云层上空的天幕处,因为那里已经开始有劫雷缓缓匯聚。
人间修士每三境都会有一个大关口,三境到四境之间就是,楚元宵从当初在登上北海渡船时就是三境,一路走过兴和洲,走过龙池洲,又走过了小半个石磯洲,三洲之地的远游路就一直卡在三境上,直到此刻才像是攒够了老本一样,在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境之后,终於有了破入四境的契机。
只是这一次,就与当初他在那座三江匯流之地的独山龙王庙中一样,再一次天劫临头,遇上了高阶修士才会有的破境雷劫,也难怪那位白衣大剑仙会说一句“又来”了。
东海龙王被李乘仙一剑逼退,同样没有选择立刻出手,而是眯起双眼看著那个开始破境的少年人,那一团混杂了精神力与灵气的光团,在一瞬间让这位四海共主倍感震惊。
如果天下再出来一位两径同修的大修士,是不是意味著若是给了他足够的时间,那么或许將来的某一日,就可能又会有第四个踏入十二境的人族修士?
天下大爭之世,从来都是此消彼长,如果將来的人族有可能出现第四位十二境,则意味著原本还略占上风的异族联军,极有可能在某一天直接对上四位十二境的联手,虽然“三”与“四”之间只是一人之差,但那也足以天翻地覆了。
这个“可能”二字,海妖一族赌不起!
这一刻的东海龙王,甚至都已经顾不上什么魔尊剑身的问题了,他抬眸看了眼对面那位笑眯眯看著自己的白衣李乘仙,突然就朝著龙宫的方向落了下去。
李乘仙对此並未阻拦,反而是挑了挑眉一脸的饶有深意,隨后也同样从天幕处消失,直接出现在了那座云头上。
白衣少女李玉瑶看著这位回返云海的白衣大剑仙,微微躬身行礼,“晚辈李玉瑶,见过青莲前辈。”
李乘仙笑著摆了摆手,突然好心情问了一句,“你那位师尊是怎么同意放你离开镇北台的?”
少女闻言抿了抿唇,轻声道:“父皇请宗正卿去了镇北台,亲自將我跟小师姐换了出来。”
这倒是有些出乎李白衣的预料,让他不禁挑了挑眉,讶然道:“李出尘?”
当初李璟从巴山渡口回返长安城后,曾试图將这位宗正卿带离那座帝都,跟他去往陇右河西大行台,只是这位承云帝国皇室宗正当时並未如了那少年王侯的愿,始终不曾离开承云帝都,没想到最后倒是去了镇北台,更是直接换出了李玉瑶。
有些当长辈的,好像全部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后辈著想,至於自己的处境,他反倒不怎么在乎。
李玉瑶表情同样有些复杂,但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李乘仙看了眼小姑娘的反应,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后辈子弟能体会到长辈的殷切爱护,那便不算长辈的爱护错付於人了。
人人都有些他们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此刻的少女在此处,大概就是对眼前这一关最大的帮助,而那位名曰“出尘”二字的宗正卿,也確实与那座宗庙里的某些人不一样。
眾人头顶的雷劫还在逐渐成型,且阵势极大,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当初在江中独山时的那个规模。
李乘仙抬头看了眼头顶滚滚雷云,面色也难免有些凝重,当初在那座江中独山的山巔,就是他亲自持剑替少年人挡住的雷劫,层层叠加的天雷,整整落下来十道,逼得白衣大剑仙当时不得不用了一手压箱底的青莲剑阵!
反观眼前这个,比那一次的阵势还大,就不知道又该是多少道天雷了。
……
东海龙宫前,那位落回海面的四海之主脸色凝重,刚一回到原位,就立刻转头看了眼那位酆都鬼侯,轻声道:“鬼侯是不是知道那个少年人有这种能耐?”
墨千秋轻轻点了点头並未否认,“略知一二。”
“你们难道就没想过什么办法?”东海龙王的脸色不太好看,怒道:“要是让他长起来,你確定凭一把魔尊剑能拦得住?”
酆都鬼侯转头看了眼这位海妖共主,语气莫名道:“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针对他,但是对面同样了大功夫在他身上,我们在九洲之內布下的手段能用的不太多,已经为此折掉了不少手脚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位明明还知道更多內情的酆都鬼侯,竟有意无意没有明说某些细情,比如那个少年人还不是两径同修,而是三径…
东海龙王对於墨千秋的这个回答极度不满,但此刻不是废话的时候,他转头看了眼天幕处那座已经成型的天罚雷云,突然冷哼一声,“既然你们鬼族不顶用,那就让本王亲自来看一看,这个所谓的道爭赌局,到底大到了什么程度!”
说罢,他就没有再看那位面容平静的鬼侯哪怕一眼,而是突然开始朗声传令,“东海麾下全军听令,从现在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杀掉那个渡劫少年人,阵斩其头颅者,可与本王共享四海!”
……
楚元宵再一次睁开眼时,眼前一幕极其似曾相识,四周混沌一片,如同置身於一片镜面之上,有另一个一身白衣的“楚元宵”,就在镜面另一侧,似笑非笑看著渡劫的黑衣少年人。
白衣“楚元宵”一脸的兴高采烈,呲著牙看向眯眼的楚元宵本尊,张口就是一句,“好久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