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云头守关(1/2)

楚元宵有些愕然,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並未借境,也不曾借某些大神仙的肉身,一个不是剑修的少年人,手持一柄桃木剑一剑斜斩,就能將堂堂的东海龙王一剑劈到视野之外?

当初的北海渡船上,以一手学自长风渡口的拖刀技一刀又一刀推出去北海龙王上万里,但那是借了道门三掌教给他的十境巔峰的境界修为,可此刻他就只有三境而已,甚至连余人都不在跟前,也不是剑修,能有这个本事?

不可置信少年郎,在愣怔了一瞬之后像是明白了什么,因为那一道剑气实在太过眼熟,一剑掛星河这一手剑招,他虽然是很想学,但以他现在的能耐,绝对到不了眼前这个程度,所以楚元宵下一刻就驀然回首看向身后,紧接著便满脸惊喜道:“李先生!”

有个一身白衣,手提银质酒壶的中年文士,此刻就站在楚元宵身后,正笑眯眯看著一脸欣喜的少年人。???? ???????.c???? ????

“许久不见,你这怎么就打算卡在三境上不挪窝了?”

中年文士这话说得很有些调侃意味,当初在兴和洲巴山渡口一別,如今再见,少年人也已经走过了三洲之地,近两年的光阴不见,小傢伙比当初要长高了些,也壮了不少,但就是这个境界,还是没有高到哪里去。

楚元宵本来还在高兴,突然被这么问了一句,不免有些无奈,“我这都已经很努力了,不到两年涨了三个境界,还说我慢?李先生你这是嫌我慢?你这是嫌我不是大剑仙啊!”

李乘仙闻言哈哈一乐,现在倒是不错,不像刚认识那会儿一样净是些虚头八脑的礼数了,就这个想说什么说什么的劲头,终於有些像是李乘仙的徒弟了。

楚元宵倒也没有真的就不讲礼数,回了李乘仙一句同样调侃的言辞之后,就还是正正经经朝著这位他不曾行拜师礼的先生行了个揖礼。

李乘仙笑著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楚元宵倒是有些好奇,“您不是去西海嘉陵关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李乘仙耸了耸肩,抬起手中那只酒壶喝了口酒,隨后才道:“你难道就没想一想,你那位本该在高阳城中的先生去哪了?”

少年人闻言微微一愣,当初在那片枣林边,他归还了兵仙韩老头的武道肉身之后,崔先生跟韩老头两个人就又乘著那艘小船顺流而下远行去了,说是还有別的事要做,此刻既然眼前这位先生这么说,那想必他们双方之间是见过面的。

楚元宵一瞬间明悟过来,有些讶然道:“崔先生去嘉陵关了?”

李乘仙笑著点了点头,表情古怪道:“我听说自己莫名其妙欠了別人一斤酒,实在是给嚇得不轻,所以你那位崔先生一行两人刚到嘉陵关,我就赶忙跑出来了,这酒债可不好还,还是先拖一拖为好。”

楚元宵被李乘仙这话说得有些尷尬,当初在那条小河畔的枣林边,为了让他能借韩老头的武道肉身去燕云帝国讲理,確实曾答应了要给韩老头討一斤李先生的壶中酒,可如今见了李先生,自己还没说话,倒是先被先生自己抖出来徒弟代师欠帐的事情,这脸面上就实在是有些过不去。

“那您不坐镇嘉陵关…没问题吗?”

楚元宵很识趣地没敢接话,不过他之所以要这么问,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当初四大剑宗分赴四海边城,刚好就是一座边城一座剑宗,各司其职为九洲戍边,但如今白衣大剑仙离开了嘉陵关,就等於镇守其中的青莲剑宗少了一位领头人,而嘉陵关也少了一位坐镇大剑仙,这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李乘仙闻言笑著摇了摇头,不甚在意般摆手道:“无妨,嘉陵关有没有我问题不大,那里毕竟还有个姓元的傢伙,我请他代我当几天青莲剑宗祖师爷就行了。”

大剑仙元脩,一个常驻嘉陵关城头近万年的绝顶剑修,剑道本事不比四大剑宗祖师爷弱多少,只是他有个古怪的习惯,就是从不下城头,更不回九洲陆地,不收徒不传道,不打架的时候就常年坐在嘉陵关城头上看海,一看就是一万年,且年年有酒喝不完。

楚元宵再一次听到李先生说那个姓元的大剑仙,不免有些好奇,当初还在陇右的时候就听他提起过,还说他酒壶里的酒是从那位大剑仙那里抢来的。

李乘仙倒是没怎么在意少年人的这个问题,反而是与那位龙泉祖师一样,挑眉看了眼少年人提在手中的桃木剑,笑道:“看你背著一把桃木剑,却只能当个摆设来嚇唬人,倒是我这当师父的疏忽了,临走之前忘了该教你几招剑法。”

说著,这位白衣剑仙又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有趣事,有些古怪地看著楚元宵,道:“不过临离开嘉陵关前,我听那韩大圣人跟我说,你曾在白毫渡船上一剑斩了一位神人境的手臂?”

楚元宵闻言挠了挠后脑勺,笑道:“那不算我的本事,先前跟著魏臣登了一趟白云剑山,侥倖得了一份剑气在这木剑中,我只能算借献佛。”

少年人自觉这话说得中肯,却没想到对面这位大剑仙却不赞同地摇了摇头,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剑气是可以借別人的,但你能把它用出来也算本事,那座白云剑山我去过,剑气还算厚重,你能背出来一剑也不是容易事。”

楚元宵再次尷尬地摇了摇头,他其实翻过来覆过去一直都只有那么一剑,就是照虎画猫学自凉州雁鸣湖畔的那一剑,当初在白云剑山一剑开天是那一剑,后来在白毫渡船上一剑斩神人,同样还是那一剑。

李乘仙看著少年人的表情,大概是猜到了他在想什么,於是抬头看了眼云海东侧的天幕之中,先前那一招一剑掛星河残留的剑气到此时还未完全消弭,被斩碎的虚空缝隙直到此刻也依旧未能完全闭合,还有丝丝缕缕的星屑在从中散逸出来,可见那一招剑气的威力之大。

他笑看著少年道:“我既然允许你称呼我一声李先生,那你学我的剑招就不算偷师,反倒是你用得越多,用得越熟就越好,要是哪一天你用这一招能比我用这一招还好使,那我倒是也省事了。”

少年人再次挠了挠头,隨后恭恭敬敬朝著白衣大剑仙行了一礼,郑重道:“弟子谢过师父传道之恩。”

李乘仙点了点头,笑道:“刚觉得你学会了几分逍遥道,转过头来又开始谢来谢去,不过说实话,你其实也不用谢我,与其说是我传道,倒不如说是你自己聪明,只看一眼就能用出个两三分来,也能算有前途了。”

楚元宵闻言尷尬一笑,被这位剑道大神仙这么说两句,饶是他觉得自己麵皮够厚,也还是有些赧然,这说话说半天,他別的没有,全是尷尬。

李乘仙倒是没觉得如何,只是抬头看向那座东海龙宫,那位被一剑劈出去三千里的东海龙王,此时已经再次回到了龙宫前的空阔海面上。

这位东海龙王倒的確不愧是四海共主,虽然正面硬扛了青莲剑仙一剑,但除了形容有些散乱,看起来略微狼狈了一些之外,倒也没有太多的伤势在身,只是在落回海面上之后,面色阴沉看著这处云头。

李乘仙抬起手中酒壶喝了一口酒,隨后笑看著自己这个其实没教过剑法的徒弟,笑道:“当师父的也不能太不称职,之前一直没寻到机会教你剑法,今天倒刚好是个机会。”

说罢,他突然收起手中酒壶,手腕一翻,一柄三尺长剑瞬间出现在手中,剑身周围不断有朵朵青莲虚影环绕飞行,剑气如霜。

李乘仙持剑在手,看了眼楚元宵,隨后抬头望向远处那位面色冷沉的东海龙王,朗声笑道:“刚才那一剑事出紧急,没能提前与陛下打招呼,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接下来便算李乘仙与陛下討教了。”

东海龙王站在龙宫前,一脸的阴沉之色,冷冷看著那个突兀出现,此刻又要问剑的白衣大剑仙,在他掏出那柄大名鼎鼎的青莲剑的时候,这位龙王就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堂堂诗酒剑三绝的青莲剑仙问剑东海,倒是让本王有些受宠若惊了!”

李乘仙跨前一步,站在楚元宵身前,笑道:“不敢不敢,只是时间久了不见徒弟的面,今天好不容易寻到个机会,所以还要借陛下的东风教徒弟几手剑法。”

如此直白的说话方式,不仅是那位东海龙王,就连站在他一侧的墨千秋都有些古怪,两人对视一眼,面色各异。

东海龙王想了想,看著那位已经准备起手的青莲剑仙,道:“大剑仙这一手阵前传道,授人以渔,的確不愧是个爽快人,名不虚传,本王佩服。”

李乘仙笑了笑没有说话,在即將出剑之前突然又停下了动作,回过头看了眼身后那两位大神仙,这二位算是他的江湖同道,也是老友,此时即將封印魔尊剑,但还未彻底完成。

李乘仙想了想之后又看了眼楚元宵,將手中那柄青莲剑递到了少年面前的同时,又伸出手朝著少年另一侧手中的那柄木剑指了指。

楚元宵有些愕然,李白衣的青莲之名闻名於天下,但这“青莲”两个字最早不是来自青莲剑宗,而是来自於他的佩剑青莲,此刻这位大剑仙要以青莲换木剑,也不知道他是看不起那位四海共主,还是实在自信於自己的剑道。

李乘仙看著少年人一言难尽的表情,有些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冷哼道:“別说我这当师父的看不起徒弟,我现在去打架,让你来为他们两个护道,你能做到吗?”

楚元宵闻言抽了抽嘴角,表情也变得更加复杂,“您就不能不打架?守在这里等两位前辈完事不好吗?”

李乘仙挑眉一笑,“显你聪明了?我这不是为了教你学几手我这当师父的压箱底?没听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楚元宵嘆了口气,“行吧,你是当师父的你最大,我这当徒弟的拳头小,还能说啥?”

“算你小子有自知之明。”李乘仙哈哈一乐,隨后直接將手中三尺剑塞到了少年手中,顺手一个拧腕接走了少年手中木剑,长剑倒持从云端消失,竟是直接单人冲阵直奔那东海龙宫前而去!

一声震彻四海的嘹亮號角声猛地从海妖大军的军阵后方响起,如同战场冲阵的军令,直接传遍围城的四方海妖!

下一刻,接到进军令的海妖大军便如同海浪翻涌,直接开始朝著那处云头衝去,恰如当初的北海渡船上,无数海妖意图衝破护船罡气的那一幕。

李乘仙倒持木剑直衝龙宫,在距离那处宽阔的海面还有千丈距离时,就突然手腕拧动,木剑在他身侧画出一个半圆,隨后猛然朝著那如万丈浪涌一般的海妖锋线一剑挥出。

一道长度跨越百里的巨大剑气瞬间自那桃木剑上奔涌而来,如同一轮巨大的半月,瞬间清空了李白衣飞掠前行的道路上数以万计的一大片海妖军卒。

剑修到了李乘仙这种地步,不会再像某些低阶修士一样还要顾及自身灵气多寡,若是没有同样境界的敌方大妖王拦路,只要给他几天时间,即便是仅靠他一个人,也足够屠灭一整座东海龙宫了。

东海龙王看著麾下虾兵蟹將被一剑屠灭数万,脸色不由更加难看,瞬间从龙宫前消失,再现身时已到了李乘仙身前不远处,拦住了这位大剑仙的前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