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浅水有尊大神仙(2/2)

楚元宵带著余人三个並未久留,继续漫无目的南下,反正也不知道哪里才能遇上那位青帝,所以就还是四处閒逛看缘分。

三伙人就此分道扬鑣,各自远行。

老武夫郑开山双手拢袖站在酒楼门前,並未直接转道去往边军大营,而是目送著那伙少年人缓缓走远,最终消失在长街尽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位酒楼钟掌柜已然悄无声息出现在老人身侧,同样目送那少年四人缓缓离开,他侧过头瞥了眼身侧老人,语气中带了些揶揄之意,“固执了大半辈子,被一个少年人三言两语就劝服了?你这江湖前辈,是不是也太平易近人听人劝了?”

老人动作不变,闻言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只是嘆了口气,缓缓道:“听人劝,吃饱饭,如今世道变了,这样的江湖后辈只会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少,但不管如何,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了,总守著自己那点小帐本,活不长久的,总不能以后真到了地下,没办法去跟我那兄长交代吧?”

钟掌柜挑眉看著老人,最后转回头看了眼那个少年消失的方向,微微笑了笑也开始道別,“我大概也待不了几天就要离开了,以后能不能再重逢就看缘分吧。”

老人有些讶异,侧过头看了眼这个已经在此地开了十几年酒楼的老朋友,“你不是说要等人?”

话说完的一瞬间,老人骤然惊觉,转过头看了眼那个少年人离开的方向,有些犹疑道:“是他?”

那钟掌柜笑了笑,並未明確回答,只是道:“很多年前接了我家大王的军令来此地守株待兔,如今总算是有些眉目了,我总得回去復命。”

老人更加惊讶,“就只是为了看这么一眼,就在这里待十几年?你们这些高人都这么有閒心?”

“可不止一眼。”钟掌柜笑著摇了摇头,“从他下了白毫渡船离开那座马鞍渡口,再一路到此,我已经看了他很多眼了。”

钟掌柜此刻似乎是有些感慨,回想起少年人在那只运河乌篷船上一拳打出那一份武运,以及先前在山道上的言辞爭锋,大概是觉得还算有点意思,表情也有些古怪。

大王一贯不喜欢读书人,总觉得读书无用,只会嘰嘰喳喳,眼前这个小傢伙也不算是个多好的读书人,学问一般,本事也就那样了,但有些事应该会很投那位的脾气。

中年掌柜偏过头,见那个老武夫还在一脸若有所思看著自己,便笑了笑,“我这个人从很早前开始就不相信朋友了,除了我家大王也不怎么与其他人交心,但我毕竟在你的地盘上呆了十多年,所以临走前送你个忠告,算是还你的人情。”

老人笑了笑,“洗耳恭听。”

“坐江山与当长辈不是一回事,真要是想当个好长辈,你不如直接一句话送自己的后辈篡国自立,可你要是只想当个替兄长守江山的大柱国,那就要真听一听那个小傢伙的劝,好好管一管某些王八蛋。”

“要是哪天再让我听见,你郑开山的后辈为非作歹欺负老百姓,那么下一回再见,说不准我可能真就是来一拳打死你的。”

说罢,中年汉子也不再看老人古怪的表情,直接转身往酒楼之中走去,临进门前,他隨意抬手朝身后摆了摆,“告別的事就免了,好好当你的大柱国就是,治军的能耐还算看得过去,就当是抵了你欠我的酒钱了。”

话音未落,人已在门边消失,只留了那个老人拢袖站在门前,脸色复杂。

原来在某些大神仙眼中,一个七境武夫真的什么都不是啊。

片刻之后,这位东月国大柱国老祖宗,今日头一次破了自己多年来的规矩,到了眼下这座边关大营附近之后,却並未如往日一样去军中点卯,而是转头又出了关,回到了之前那条山道上。

那个被强按著脑门进了泥地的郑氏子弟郑紫桐,此时依旧未能从自己被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挫败的打击中回神。

那被楚元宵各自一拳挫败的两男两女四个人,此时勉强都已醒来,简单的疗伤处理之后,一行人便再次上马前行,准备回返边地,入东月国边关。

只是这一次,他们好像是真的被那个少年人的拳头给长了记性,不再敢纵马飞奔,隨意撞人这种事就更加地不敢了。

郑紫桐面色阴沉,对於身后面色各异的五人都懒得理会,只是在前面打马前行,沉默寡言。

富贵公子身后,那两个偷袭不成,反被楚元宵各自一脚踹晕的女子,此时还不知道东月国那位威名赫赫的柱石老祖宗曾亲临过此地,所以此刻二人虽然形容狼狈,但反而还有些沾沾自喜。

今日这一局,二人自觉强过了那傅如意一头,虽然最后並未得胜,但至少她二人是出手了的,可不像这姓傅的贱人一样,连拔剑都不敢。

一念至此,二人看著傅如意的眼神都有些轻蔑,更是將那个女子有些恍惚的表情,当作了她自知失宠於郑公子的失落跟不如意。

当老武夫再次出现在官道马前的那一刻,六人都有些意外,赶忙驻马再下马,与这位老祖宗或是老前辈行礼问安。

只是,那富贵公子郑紫桐还来不及问老祖宗是不是已经报了仇,就听到了一句让他只觉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砸进耳畔。

“自今日起,郑紫桐圈禁京城外亲王府別院,终生不得出府一步,如有违反,立斩不赦!”

……

楚元宵离开酒楼之后,一路上都有些心绪不寧。

余人此时已经又开始活蹦乱跳,当他看见楚元宵的表情后,犹豫了一瞬还是凑上前来,小声道:“公子,有什么不对吗?”

楚元宵瞬间回神,转过头看了眼一脸担忧的余人,只是笑著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青霜不知何时也凑到了附近,见状突然插话进来,轻声道:“那个酒楼掌柜的修为应该不低,我虽然看不透,但只是猜测的话,我猜他至少也在十境武圣以上。”

原本就凑在一处的两人皆是一愣,有些惊讶地转头看著蛟龙之属出身的少女。

楚元宵不是不相信青霜,反而是以她七境的修为,有些直觉,只会比他自己这个四境都上不去的人更准確。少年人只是有些惊讶於这样一位大神仙,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地方?

此地距离那马鞍渡口不算太远,虽然楚元宵一行走了近半个月,但对於一个武圣而言,其实与家门口差不了太多,他既然呆在这里开酒楼,就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那么那座运河上发生的事应该也瞒不过他。

当初在龙池洲螭城外的大湖畔,那个同为龙裔之属的景阳,就曾说过楚元宵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路上遇见这种隨便走到哪里,就都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一尊大神仙的时候太多了,楚元宵难免会有些狐疑,这会不会又是一桩奇奇怪怪的江湖算计?

同样皱著眉头的余人突发奇想,看著楚元宵兴奋道:“公子,你说他有没有可能是青帝?”

楚元宵闻言,没好气瞥了眼身旁这个傢伙,什么都没说。

青霜则比较乾脆,直接道:“青帝前辈既然是大道亲木,当然就应该是练气士,刚才这个人只看身形都能猜出来是武夫,你是不是傻?”

余人闻言一愣,原本还有些高兴的兴奋劲一瞬间就又垮了下来,垂头丧气有些失望,嘟囔道:“我这不是想著公子能早些交差,咱们也就能早些回去了吗?”

一言既出,四个人都有些沉默。

楚元宵离家不算太久,但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一路上都已经踏上过四座大洲的陆地了,勉强也算是走遍了小半个天下。

游子离乡,离家越远,想家越深,即便是余人这样一个鬼物,也有些怀念他那座早就被打成了荒芜之地的小山谷。

至於青玉跟青霜两个女子,则又是另外一种想法,天下之大,她们两个大概是很难再回到故乡了,走到哪里都是外乡人。

楚元宵看了眼因为同一句话就突然都有些失落的同行三人,倒是並未多说什么,但提到故乡这个词,他忽然就想起来了另外一桩旧故事。

在盐官镇的时候,曾有个红衣姑娘说过的一句话,让彼时连四大王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镇贫寒少年郎,猜一猜自己有没有可能是某座王府流落在外的楚氏子弟。

如今再看眼下,四人身在的这个地方,可不刚好就是石磯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