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0章 一刀的事情(2/2)
禄东赞见到屋里年轻的李怀安,先是见礼一番,才来到指定的位置,谦虚道。
“禄东赞不过是吐蕃一个小小官吏而已,与上国郡公相比,我当不得郡公口里的大相的称呼。”
话语间。
禄东赞并没有因为李怀安年轻产生任何的轻视,反而态度很是谦卑,礼节上更是让人挑出错来。
在吐蕃。
越是年轻的聪慧者。
那都是天选者。
就像他的赞普松赞干布,以弱冠的年龄就可以一统吐蕃。
所以在他这里,李怀安越年轻,就会越让他不敢有任何的轻视,甚至还会在心里有一些对大唐的嫉妒,如此年轻的聪慧之人,为什么总喜欢选择降生在大唐,而不是吐蕃,让吐蕃只有愚钝之人可用。
“你不愿意被人称你为大相,我也不太喜欢寿昌这个名字,郡公也不过是圣人对我的关爱。”
李怀安虽是随意说了一句,但也是确实在吐槽李世民,封赏他当郡公,也不知道给他换个爵位名称,还延用寿昌的爵位前缀,一点都不走心,哪怕封地食邑又增加了整个青田县。
禄东赞闻言,很想说,你来吐蕃,只要来吐蕃,别说,郡公,封王,我都能替赞普许诺下来。
但是这话也就是只能在心里说说。
番邦的一个王爵不值钱。
怕是连大唐的一个侯爵都比不上。
而李怀安在吐槽完李世民后,也没等禄东赞搭话,自顾自的问道。
“听说大相带使团来大唐是替吐蕃的赞普求亲的,想要跟圣人求娶一个公主回吐蕃,那么说来,我这个长乐公主的驸马,岂不是跟吐蕃的赞普要成为连襟了?”
“郡公也知道,吐蕃地处高地,土地贫瘠,吐蕃人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我家赞普一直心系百姓,没有娶亲,这到了该娶亲的年岁,便想着向大唐求娶一位公主,让大唐的福泽能够照耀到高地上的吐蕃百姓,可以让吐蕃百姓能够感受到大唐公主的仁爱.”
禄东赞说了很多吐蕃的苦难,不易,以及很希望能够替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求娶到大唐的一个公主,吐蕃的百姓多么渴望他们的赞普能够求娶到一位大唐公主。
总之就是一个中心思想。
看,我们吐蕃为了求娶大唐公主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只要大唐肯将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这要是换成大唐其他的人来听。
估计都不用等李世民答应,就敢当场做出保证,一定会有一位大唐公主嫁去吐蕃,与吐蕃赞普完婚。
反正不是嫁的自家的女儿。
这些人又不心疼。
还能落得个促成大唐和吐蕃友好邻邦,大唐为父,吐蕃为婿的美名,在历史上大书特书。
但是。
李怀安是谁。
可不会因为禄东赞几句话就转换战线。
心里依然牢记着李丽质请他帮忙的事情,不让李雪雁成为这场大唐和吐蕃和亲的牺牲品。
更因为他明白吐蕃和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为的不是娶一位大唐的公主。
而是公主陪嫁的那数不清的能工巧匠,还有吐蕃没有的医书,技工著作,器具
这放在主世界的现代社会。
要是有国家敢将本国十几万名科学家,特殊技术人才,还有独有的工业装备等,送给外国,那一定是妥妥的卖国叛国行为。
所以李怀安抬眼看着禄东赞,沉声一句。
“如果我说,我不喜欢做你们吐蕃赞普的连襟呢?”
“什么?”
还沉浸在吐蕃的悲痛情绪中的禄东,赞表情一呆,看向李怀安,语塞一顿。
“郡公这是何意?”
稍微缓了一下。
禄东赞才意识到,李怀安是想阻拦吐蕃和大唐的和亲,这让他双眼微眯,眼神立刻阴冷起来。
“麻烦。”
李怀安看到禄东赞阴冷的眼神,没有一点的不悦
只是有点不耐烦起来。
直接,自顾自的说道。
“果然,玩文的行不通,你们吐蕃就指望着娶一个大唐公主,然后靠着大唐公主的嫁妆来一波猥琐发育。”
“想让你们放弃娶大唐公主,看来只靠说是没有办法了。”
说话间。
李怀安站起身,来到禄东赞身边比划起来,仿佛像是在找在哪里下刀最方便,省力,快捷一些。
就在禄东赞不耐烦,快要说话之际。
李怀安手里多了一把出鞘的环手刀,下一刻,环首刀一个斜劈,直接向着禄东赞的脖子砍了下去。
这一式斜劈。
属于军中杀人刀术之一。
讲究的是刀快,没有一丝的停顿。
李怀安练了有几个月时间了,今天终于有实战的机会,以前都是用猪肉来当做训练对象。
整个过程。
没有想象中的意外。
禄东赞也并没有想到李怀安身上会有一把环首刀出现,没有做出任何的防备,更不要想做到一瞬间的反应,再进行闪躲。
刀也很快。
一刀下去,禄东赞没有任何痛苦的做到了人头分离。
而李怀安也因为第一次实战,没有收住力,手中的环首刀在砍下禄东赞的头颅后,余力在顺势的情况下砍到了桌子上,入木三分。
“这大夏龙雀真快,就是第一次实战,有些太用力了。”
李怀安看着滚落在地的禄东赞的人头,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在大唐世界这么长时间了,虽说没有亲手杀过人,但也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建设。
更何况,倭岛上,不知道有多少倭人因他而死。
亲手杀一个禄东赞。
倒也没太多生理反应。
“禄东赞,你说我的刀快不快?”
李怀安这个时候,却突然想起了一个相声段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