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立太子(2/2)
而万历十年,一切都变了,因为张居正去世了。万历皇帝终于没人管了,他确实也开始放飞自我,万历亲政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寻仇,他立刻叫人挖了张阁老的坟,然后把他的子孙充军,以解自己十年的心头之恨。
这种日子,万历整整持续了十年。嘿嘿,作者想说,要是换做我,我早离家出走了,不然肯定有心理阴影!但是,万历不行啊,他是皇帝,只能待在皇宫。
随后他开始自己处理政事,说实话张居正教他的东西还挺有用,从万历十年开始,明朝大有下坡减速起死回生的趋势,但是到了万历十四年,刚二十多岁的万历就开始对政务充满了厌烦。
通常来说,如果家庭条件还比较好,即使生下女孩也会好好疼爱的,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如果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生下来的女儿就比较惨了。
金华府就流行着这样的一个残酷的做法,当地人生下来男孩就倾家荡产用心抚养,一旦生下来女孩,那这个女孩很可能就要面临自己亲生父母的一个残酷的做法,那就是将刚生下来不久的女婴扔进水缸之中,小溪之中,鱼塘之中等等,活活溺死,这样的事情在当地屡见不鲜,以至于当地的县官都看不下去,对溺死女婴的父母实施惩戒,但是也不过是罚一点儿钱,打上几板子,相对于被溺死的女婴,这难免也是一种重男轻女的体现。
柳依依不知道的摇头,随后就上楼去拿巧克力了,这两人哭的太伤心。
谁知大臣们不依不饶:怎么能不急呢?您看啊这个早立太子有很多好处的,比如(此处省略一万字),因此,根据我的观察,我觉得老大比较好。
所以当李安出来看到这些老人之后,以柳下田为首的老人们,都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求李安去救怀了李安骨肉的韦家韦望泞,因为韦望泞很有可能怀的是男孩,这要是真的给李家村生出一个男孩,那么李家村的所有人就有了小郎君,这个小郎君不是他们侍奉的,但是却是他们的儿子,他们的孙子侍奉的。
这真的没有办法去更改,即使李安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有些人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就好像有的小说,你明明是在唐朝,宋朝,你却要搞人人平等一样,这是不合时宜的。
“诺!”柳依依微笑,跟着就听柳依依道:“郎君.我大伯他们在外面候着,好像是要和伱说什么事情?”
李安看着眼前的这些对自己恭恭敬敬的老者,他们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好,他们也没有错,要说错不是他们的错,是这个时代的错,是儒家害人,毒害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就是想要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更好的活着。
万历十五年,本来就对政务已经很不耐烦的万历皇帝彻底爆发了,原因则是因为大臣们要管他的家事立太子。
能吓得皇帝瑟瑟发抖,张居正确实是历史独一位,万历好几次都很委屈,去找他妈妈李太后哭诉,没想到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还敢告状?好好听张先生的话,再不好好学习本宫和他一起打你!”
明朝的大臣们,绝对是大家读书以来认识的最耿直的一批人,好话套话不多说一个字,专挑不好听的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管闲事儿。
立太子这个事儿自古都是大臣碰不得的禁忌,说好听了能荣华富贵,说的不好听那就是撤职杀头的大罪,所以一般王朝都是大臣私下下和皇帝讨论,当众提这事儿,但是明朝的大臣们可不一样。
万历继位那年八岁,年纪还小字都认不全,只能让母亲李太后辅政,而他爹临死前还给李太后找了个帮手,就是内阁首辅张居正。
古代的话,女孩始终无法有正统的继承权,并且女孩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当时刘邦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就想出来一个政策,鼓励女子早早嫁人生子,所有的女性最大的结婚年龄期限是15岁,否则需要向国家纳税120钱,这个政策使得人口迅速增长,国力也明显提高,不过,也因为这样,让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就落了跟。
李安再想一想韦望成伤心的哭泣,最后看着眼前的老人还是微微点头道:“我知道了.明日我会亲自带人去韦家要人,一定将韦望泞给救回来。”
“郎君英明。”一众老人那是齐齐的露出了欢喜的表情。
今日三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