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邀请皇帝上车(2/2)
如果是让大秦子民去修建铁路,秦轩自然是舍不得让大量子民付出性命。
1970年,人们从当地沙漠中挖出约907.2公斤的华工尸骨。
就是因为步军方阵靠着双腿行军,速度比起骑兵来相对缓慢。
有了火车的铁路,就能完美的解决运输问题。
一旦深入草原,单是在行军路上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这二十万俘虏从挪用开始,秦某人可就没打算还回去过。
之前进攻草原,让秦轩提心吊胆。
要知道,草原泥土松软可不比大秦境内。
即便要修,也要尽量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事故。
其中妇孺之类的都送去开垦土地。
根据后世的记载,1869年横贯大陆铁路的完工,是19世纪重要的建设成就的标志。
既然胡人没有把大秦子民当人看,现在大秦胜了,自然也会把他们的性命视作草芥!
心头有怎么能不火热呢!
不过
嬴政是务实的,有些事情还需要眼见为实。
秦某人可是有名的睚眦必报。
虽然都是木质的,但高度达到了十米!
而时间越长,所消耗的粮草也就越多。
但是手里还握着二十万俘虏,那就另当别论了!
胡人劫掠大秦戍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撤离的时候,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撤离。
在场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满脸震惊。
正是因为深入草原修路很危险,才正好让他们去承担这个危险的任务!
至于修建阿房宫,那边另外有人负责。
而且还不会因为一直快速奔跑而让战马累死!
在草原上推着走,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陷入泥地里。
而且将来要对西域用兵的时候,就有了一条高速的运兵通道。
一旦草原上通了铁路,就能把新建的草原郡城链接起来。
万一超出了预计的时间,导致粮草耗尽,大军就不攻自破了。
更何况还能大量的运输,更是解决了骑兵不足的问题。
而这批具有惊人忍耐力和牺牲精神的工人,就在深深的积雪中继续不停地开掘路基、铺设铁轨。
这条太平洋中央铁路在建设高潮时,华人劳工占到90%,约9000人1865年底到1866年初,接连5个月的暴风雪使雪崩频繁发生,有时候整个营地的华工都被埋没。
几个月后,冰雪融化,人们才找到遇难华工的尸体,他们的双手依然紧紧握着工具。
1868年,工程延伸到内华达山——今天的美国人把这段铁路称为“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约有1000名华工死在这里。
也能快速解决因为远征,粮草的运输问题!
秦轩昂起下巴,讲述着铁路运输的各种优势。
不由沉吟道:“此物真有你说得如此神奇?”
“一试便知!”秦轩自信满满的一笑,恭敬的伸手虚引。
“火车今日首发,请父皇登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