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大动作(2/2)
若是此事就这么揭过,就不符合秦某人小心眼的风格了!
连皇帝都会时不时派人到地方上了解情况,也不算突兀。
明知道黑面秦睚眦必报,为何还要去招惹他呢?
太子刚刚监国,很可能会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加强其权威。
哪像鞑子入关,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案!
但是,在后世中却把秦始皇成为暴君,对屠城的鞑子却没有太多的指责。
可是经历了两百多年,在剪掉辫子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同样痛哭流涕呢?
如果大秦也能统治天下二三百年,恐怕史书中对始皇帝就是另一种记载了。
要不是提前收到消息应对,还真不好处理!
而鞑子统治天下接近三百年,该改的该隐藏的都已经修改了。
在头发被剃掉的时候,多少人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痛哭流涕。
三五支巡察队可以成为数支,三五十支巡察队同样可以称为数支。
只是
在文武大臣奏报完毕,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
在让帝国稳定和让有反心的人敬畏,死几个冤枉的也就不算什么了。
始皇帝做事可不会藏着掖着,还要搞暗杀那一套。
在册封大典上伪造证据,差一点将其给拉了下来。
翌日
秦轩在太子别院,也就是之前的秦府之中换好衣裳,登上了停在外面候着的马车内。
当进入章台宫的时候,文武大臣们已经整齐的列队等候。
为了震慑宵小,全部都公开抓捕,然后在菜市口当众行刑。
至少,在数年后若是秦某人登基为帝。
更不用担心在睡梦之中,惊闻城破遭受屠杀和劫掠的噩耗。
话说得很客气,但下方士族出身的大臣们却感觉后心直冒凉气!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下方众人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要的,只是威慑!
毕竟,哪座庙里没有冤死的小鬼呢。
而那些大儒常年被压制,在力推分封制的时候又以淳于越为首的人触怒皇帝,杀了不少人。
当年鞑子入关,定下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规矩。
自然不会再鞑子有那么大的怨恨。
有文武两位大佬压场子,朝堂之上气氛很是融洽。
一件件事务的奏报,都当场作了处理。
对此,大臣们倒是没有什么异议。
只是不敢明目张胆太过分罢了。
等到大秦覆灭,刘邦为了美化推翻大秦的缘由,自然会使用春秋笔法。
连王翦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也前来参加了朝会。
从秦轩特意在朝堂之上提出来,显然动静不会小。
而且,始皇帝只杀反贼,从未有过屠杀无辜百姓的事情。
上朝第一天就定下了巡察,显然是对雍城的事情进行打击报复啊!
经过行刺一事,皇帝赏赐的座驾已经彻底报废了。
所以,重新按照礼制命人重新打造了一辆太子车驾。
肆意抹黑也就很正常了。
以前只是因为各地碍于权势,没有深究罢了。
现在有了太子亲自监督,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顿时,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不少人额头已经渗出了冷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