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秦王要造反?(1/2)

第125章 秦王要造反?

最后这句话,等于是杀死这场辩论会了。

因为,那些顽固派,也自知理亏。

所以他们一直都是用古人先贤的话,来压制和反驳对手的。

那么,有什么能推翻这些先贤的观点呢?

答案就是……

天下万民!

宋朝时期,有人说过,为什么读书。

为天地立心。

为万民请命。

以前,大家的重心是在朱标这个太子身上。

“你们能要求,我的父皇去厂里打螺丝钉吗?”

明初时期,因为战争,加上天灾,各地多有旱情,所以人口急剧减少……

整个辩论会上,朱元璋这个皇帝,都一言不发。

于是,那些顽固守旧的老学究们,纷纷无语,闭嘴沉默。

接着便是生育政策。

而且,铁路的修建权,还得和朱元璋商议。

这位大明朝的皇帝,就是因为旱灾,自己一家人都饿死了不少。

因为朱樉懂得如何用人。

理想是什么呢?

打螺丝钉是什么?

他压根都不知道。

“从即日起,凡是惠州府户籍的家庭,都有生育补贴。”

结果,不言而喻,是学校的代表们赢了。

为往圣继绝学。

但是,下面他话锋一转。

这算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了。

朱樉的计划是,今年之内,发展好惠州府,同时利用惠州府的工厂又加强铁路建设,开始着手往赣、湘一带修建两条铁路。

要是真让他去了,那还得了?

反驳不了,也回应不了,等于是认输了。

人多了,建设的速度就只会越来越快。

最后,他甚至还颁布了两项新政。

朱樉马上宣布回番禺府,同时交待向海,尽快安排惠州府所有童生以上的人员前往番禺府学习。

“那里面的医生、护士都是女人。”

“看看现在的番禺府吧!”

“还是那句话,只要听本王的话,大家都努力建设,本王将会给你们最好的生活!”

“尔等,不用给本王省钱。”

久而久之,岭南之地的百姓,特别是番禺府的百姓,思想已经和一年之前的他们自己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

有这么一个既能掌控全局,偏偏又闲得蛋疼的秦王在,对那些欺压了百姓的官员们也是一种威慑,于是岭南的那些官员们,也不敢过分嚣张。

而现在胡惟庸等官员,已经注意到了朱樉这个秦王,以及岭南。

比如说,遇到不平的事情,他们会反抗,不会再忍气吞声,会按照罗教授说的那样,利用律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不能!”

现在众目睽睽,大家都盯着呢!

这种得罪万民的话语,谁敢说啊?

“可皇上是干什么的?皇帝是负责掌管天下的。”

当然了,这些都得一步步慢慢来。

甚至还给出了免除学杂费的优待。

众人一齐大吼。

“本王宣布,自即日起,所有惠州府学子,全部进入大明国际大学之中学习,无论贫贱!但凡有童生功名的,学杂费一律全免,剩下的你们自己去勤工俭学,每个月随便兼职赚几十两银子,也够你们的了。”

等将来,朱樉把铁路再修往湖广、赣等地方,到时候交通方便了,他还能利用岭南地区的经济优势,吸引大量的人前来岭南务工。

用来表现自己高人一等的时候,也十分好用!

读书人的心中,理想第一,孔子第二。

他直接宣布辩论会结束。

于是,胡惟庸等人又开始密谋了起来……

但是朱樉已经敏锐地察觉到,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估计不一样了。

他没有任何表态。

要知道,在朱樉穿越以前的时代,一座城市的人口都是千万计的。

想要人口,最合理的办法就是造人了。

为万世开太平!

“而且还是妇幼医院,专门负责接生的。”

那些学子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东西,回去就会给自己的父母讲述,再影响到周边的邻居……

“另外,本王也知道你们之中,有一些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问问朱元璋就知道。

这样的话语说出来,绝对被岭南的百姓,乃至全天下百姓的吐沫给淹死!

特别是朱樉这个秦王,打从上任开始,就注意打开百姓的思想。

可是还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