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第385章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外科治疗不(1/2)

第385章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外科治疗不需要查病因

“是个女病人,姓罗,她说昨天到你诊所看过病。长期发热,头晕,乏力,我看了她的血常规结果,贫血特别厉害。”

血主任这么一说,李敬生就知道说的是谁了。

原来是那个烧了八年的女人啊!

没想到她最终跑到第二医院看病来了。其实像她的病因那么复杂,有条件的话,应该去人民医院、侨邦医院这种大三甲。

不过她还是挺听劝的,至少来了大医院,并且挂了一个专家号。

尽管这个‘专家’有点水分。

好歹是主任医师。

必须提一嘴,第二医院虽然也是三级医院,称得上大医院。但是它的主任医师与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差着至少两个等级。

医术水平、医学地位、社会地位,都有很大差距。

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绝大多数都能走双升路线。

什么叫双升路线呢?

就是像李敬生这种,医生职称与学术职称同时提升。

他刚才停顿了一下,也是想看看血主任的态度。

这不就是淋巴结增生吗?

病人的生命周期可能不足三个月。

如果介绍栏写着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那不必说,肯定是非常牛b的存在。

写在最前面的那一个,是他最拿手的。

血主任看到李敬生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他记起来了。

李敬生给患者查体时,虽然没有专门摸骨。

但是也有稍微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骨质并未遭受破坏。

血主任拍了板。

血主任与李敬生只是探讨了几句,便发现这个小伙子比传说的还要更厉害。

女患者的甲状腺并无肿大和其它异常,骨质也是正常的,做什么骨髓穿刺嘛!

如今,各大医院的肾源非常紧缺。

“我也认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可能最高。只是这个病的具体病因是什么呢?不把具体病因查出来,也不好用药啊!”

血主任已经给他准备了打包的饭菜。

“没问题!我知道你是个大忙人,能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忙会诊,感激不尽!下次有机会,我请李医生吃顿好的,在医院内,条件有限,也只能请你吃顿工作便当。”

从这些称呼中,不难看出,它与血管存在密切联系。

血主任等着听他的高见。

“血主任,这个病人的情况您也知道。她的家境十分贫困,如果让她住院慢慢排查病因,她恐怕会强行出院。你们是不知道,她最开始去的是城南卫生站,在那里治疗了一个星期。连个二便常规都舍不得做。

“那行,请李医生代为联系一下。要是心胸外科愿意接收,我们就帮助患者转过去。”

说得好听一点是严格按照流程办事,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过时、死板。

这种专家号,如果是大院,最少都是三百块钱起步。

查个二便常规,然后再查个淋巴结活检。

x线检查发现存在溶骨性损害。

不要说评优青、杰青、长江学者这些,就连想要成为业界的一级主任或者二级教授都是困难重重。

肾衰竭是个魔鬼,只要启动就不可逆转。

有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只升其中一条线行不行?肯定是行的。

李敬生仔细看过后,略微松了一口气。

李敬生替她争取着最有利的治疗方案。

它会一直进展,越到后面,需要透析的次数越频繁。最终的治疗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肾脏移植。

双肾一起工作,它们可以彼此缓解对方的工作压力。割掉一个肾,剩下的那颗肾需要每天承担两颗肾的工作量,更容易坏掉。

患者在城南卫生服务站连一个尿常规与大便常规都舍不得做。

挂这种顶级专家号要注意看他的介绍栏,一般会写擅长治疗哪方面的疾病。

但是上限基本上被锁死了。

只要看看检查结果,应该就能快速诊断出最终病因。

肺癌的预后效果其实并不好。要是肺部已经长了一个这么磊的恶性肿瘤,几乎不敢想像。

源源不断的从尿液中流失掉,身体吸收不到充足的营养,自然而然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了。

这就说明听诊正常,不代表一定没问题。

看向他的眼神也变得柔和。

绝大多数患者排队一百年都等不到肾源。所以年轻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肾脏。

而且属于巨大淋巴结增生。

李敬生看完尿检结果后,接着查看取病人淋巴结活检结果。

所以,我建议直接把她转到心胸外科,快刀斩乱麻,手术治疗对她或许反而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我可以代为联系一下,现在已经查明患者的右肺确实存在很大的肿块,符合手术指征,我认为心胸外科应该会同意接收。”

如果收进去做不了手术,人家可能不会收。

血主任怕是要把所有检查都给患者过一遍。

李敬生也算是帮着心胸外科拉一单业务。

一千二百块钱的专家号有是有,非常少。这种存在往往已经很少诊病,而且极可能是院士或者候选院士了。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它还有多种称呼。

“嗯,知道是谁了。她的病因挺复杂的,我让她到大医院查个尿常规,最好再做个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病理检测。”

因为肾脏衰竭后,它的过滤出现问题,没办法再把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甚至还包括水份潴留,导致下肢水肿,面部浮肿等等。

这是极其短视且愚蠢的做法。

很可能李敬生来之前,他们就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

现在看到活检结果,心中算是有了一丝恍然明悟。

认为骨骼穿刺有点过度检查。

当然了,血主任虽然是骨内科医生,但是并没有摸一摸骨头,便知道骨质好坏的本事。

肾脏反正有两个,卖掉一个也无所谓。

骨内科虽说业务不太好,但是还没沦落到乱开检查,过度检查的必要。

一级教授颇有点像是古代内阁大学士再往上升的一个特殊头衔。往往都是院士兼领。

觉得这钱来得容易。

如果血主任仍不同意,那就让人看轻了。

但是因为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最终有可能没能把病因诊断出来。

不过这次胸部ct发现肺门有大肿块影,倒是让李敬生感到十分意外。

“你们几位赞同李医生的诊断意见吗?”

怪不得昨天给患者诊断时,恶性肿瘤排除,良性肿瘤也排除,他都诊断得有些迷糊了。

蛋白+。

挂号候诊就得很长时间了,进去后,医生问诊,然后开出他认为需要做的检查。直接让病人去交费,做检查。

蛋白尿阳性,这是患者消瘦、贫血的主要原因。真不敢想像,她竟然尿蛋白整整八年多。

这个病人,他其实已经诊断得差不多了。

当患者的肺门出现肿块,并且是浆细胞型病人,非常容易出现发烧。

“这两项检查都已经做了。李医生先吃饭,等你吃完了,咱们再讨论。”

“我认为患者的肺门虽然出现肿大淋巴结,但是患者的症状较轻,也没有说呼吸困难之类。再加上患者的腹股沟发现大量淋巴结,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后面又做了骨髓穿刺。骨髓涂片发现患者的骨髓中出现大量浆细胞,我当时有点怀疑是多骨髓瘤,而且是多发性。但是后面取淋巴结做了活检后,病因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血主任,我认为患者的骨髓瘤基本可以排除。因为患者的骨髓涂片中并未能发现骨髓瘤细胞。虽说发现了浆细胞,并且高达0.2,但是患者并没有骨骼疼痛或者骨质破坏表现。血清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数量明显低于10g/l。这些都不支持患者是骨髓瘤。”

“是的,后面我也基本排除了这个病。不过我认为骨髓检测的诊断意义很大。患者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增生异常,可以看到双核浆细胞与多核浆细胞。然后她的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这些对进一步诊断都有很大帮助。”

如果挂号时没选对擅长自己疾病领域的专家,几百块钱打水漂是常有的事。实际损失肯定更大,因为还有可能安排做一些检查。

最终拿到检查结果时,医生早下班了。

血主任看向科室的其他几位医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