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学校改革(1/2)
第469章 学校改革
现在丁毅每年有八千根大木过来,他以每年存三千根,用五千根的速度,囤积大木。
原本皮岛这边自己砍大木的工人有九成转向其他用工方向,所有造船的木头,靠朝鲜提供和用存货。
丁毅这边只少砍一点用来制炭的木头。
这艘船出来后,将在旅顺和济州之间来回,专门用来训练水师,因为以后水师会配备大量的黄河号战船,必须要水师官兵提前适应。
丁毅等人在李织的带领下,上船看了一遍,众水师将领非常满意。
炮不少,空间大,即能打,又能运。
唯一的缺点就是船速有点慢。
但你要了空间炮又多,自然不可能速度也起来。
因为这个船厂比旅顺那边的船厂还大,丁毅和李织研究过后一致认为,以后旅顺船厂专门造千料以下的船,长生船厂专门造一千料以上的。
但仅有两个船厂是不够的,济州岛那边,在丁毅的计划中,也要造两个船厂,且更大。
现在丁毅有钱有人,唯一能影响他进度的,只有工匠的数量。
如果他工匠足够多,他能一年造五个船厂起来。
但现在造的再多也没有用,造船工匠太少。
这个时代造船工匠比铳匠和铁匠还少,还难找。
丁毅也算有日本和朝鲜的支持,从这两地方弄了不少造船匠过来, 还是不够用。
从长生岛回来的路上, 丁毅就一直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大量的为自己提供船匠工匠铁匠?
靠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像自己所想的那样,自己培养。
这些年他专注军事和经济, 很少关心学校, 上旅顺之后的第二天,他马上叫来李氏, 洪安书, 这两人在宋哲走后,是教育司的主要负责人, 李氏负责女生, 洪安书负责男生。
教育司现在共有两座学校,一座在旅顺口,这是新学校, 去年刚刚完工,能同时容纳五千人上学。
当时因为面积不够,还毁了二百多亩粮田,把丁毅心痛的半死。
另一座在皮岛,规模小了点,只能容纳二千学生。
旅顺这个学校,用丁毅的话说, 就是为了卖学区房。
这几年他在旅顺口集中建了大量的房子,借着上学的理由, 去年卖了几千户,当时每户暴卖五十到一百两, 一共卖到三十多万两,好好的大赚了一笔。
可见学区房在古代也是很有市场的。
丁毅这番操作把过去几年发给工匠军官医生老师们的高工资,一下子回收了好多。
这让阮文龙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惜也仅仅到此为止, 因为旅顺这边没地方建房了。
他现在两地四十多万人口, 旅顺这片就有十万, 实在没地方盖房子了, 再盖就要毁田,把农田全毁掉,这是不可能的。
李氏率先向丁毅汇报。
旅顺学校共有五十个班, 共二千四百多学生, 学生年纪在十岁到十八岁之间。
另有五个班是军中扫盲班, 即军中军官每年抽一个月来学字, 只学字, 和简单数学, 每年每人都要参加一个月,有的学了好几年了。
但只要通过考试就不用再来。
如果认真学, 很多军官只要一年就能通过考试,现在军中最长纪录是一个把总, 学了四年才通过考试, 成为大家的笑柄。
而军中普通士兵的学习就由军官们回去教,每五天学一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