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生气的巴科纳(2/2)
“陛下,我不知道清国人是怎么想的,但是这份宣战书简直是挑战了我多年的外交经历,我只能说这位皇太后真的是一点也不懂外交,或者说在她身边就没有一个懂外交的清国官员。”
在卡洛面前,意大利外交大臣巴科纳向其抱怨着远东那位皇太后的胡乱做法。
没错,那位皇太后如历史上那般,对于各国干预清国皇帝的废立而十分不满,在眼高手低的一干满族权贵的怂恿下,为了皇太后决定强硬一把。不过话说回来,你强硬就强硬吧,放那些练拳练得脑子都坏掉的人进入京城和天津市几个意思,真以为神功护体刀枪不入。
另外慈禧下令颁布的《宣战诏书》,更是一个大坑。因为这份《宣战诏书》对交战对象却没有明确交代,而是采用了一个略带蔑视的词“彼等”。
其实在这位皇太后宣战之前,意大利在各国中都努力的扮演着调停者的角色。在各国以及清国时间跑上跑下,为两方能够坐下谈谈劳心劳力。
是意大利热爱和平么,想多了还是为了利益。本来意大利就占据清国市场第一的角色,不过与英国人差距很小,任何大的动荡都有可能造成两者的角色互换。
而在那位掌权的皇太后根本不理解意大利人的苦心,不断挑动各国与其的关系。
为此意大利驻远东大使贾黎文,甚是给国内抱怨,那位皇太后是不是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在这里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位袁项城对此非常有办法,你说你神功能挡子弹,那好,最新式的意式快枪在此,请大师兄运功吧。
唉呀,大师兄中枪了,看来这功没练到位,下一位二师兄来试试。
所以驻守在山东的袁项城根本没有受到这群练拳练傻了的冲击,依然牢牢的掌控这自己的军队。
卡洛没管巴科纳的抱怨,而是看着眼前的电报感叹一句。“这下德皇会发火了。”
卡洛所说的还是那位倒霉的孩子,德国公使克林德。其在离开东交民巷,前往清政府总理衙门交涉公使撤离之事时,在途中恰好遇上端郡王载漪的虎神营官兵巡逻,克林德被清军击毙。
这下好了,德国死了公使,还不让威廉二世发飙。而更为重要的是,德国在菲律宾驻扎着四万德军,这些刚刚完成清剿反抗者的军队,怕是要直接向远东挺进。
“陛下,这事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怪清国人自己无能。”
巴科纳两手一摊的说着,看他的语气是已经放弃清国人了。
“那我们也不能落后,下令婆罗洲的军队出发,既然那位皇太后不接受我们的橄榄枝,那就接受我们怒火吧。”
没错,卡洛已经决定了,这次不挣个八九千万两白银,绝不收手。
哪怕是损害了两国关系,让意大利市场份额有所减低也无所畏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