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敦煌盖家,与权力的小小任性(1/2)
第371章 敦煌盖家,与权力的小小任性
敦煌,敦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汉武帝取这两个字来设立郡国,足以见这位雄主的魄力。
然而当刘协切实踏上这片大盛的土地上时,入目之处却终究是只有满目的疮痍。
荒凉,是他对这个大郡最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盖勋他们家是不是也是敦煌的来着?他们家参与西羌的叛乱没有?”刘协突然想起个最近总是听说的名字,不无好奇地问道。
韩遂回话道:“盖勋他们家自诩忠勉,又如何会参与叛乱这种事呢?自然是结乌堡以自守,不问政事了,他们家乌堡打起来比玉门关怕是也容易不了多少了,莫说臣只是假意反叛,便是真的反,又何至于去招惹他们这等地头蛇呢。”
刘协微笑着瞥了韩遂一眼道:“这话说的……很是有几分玄机啊,我知道当年盖勋与你打过仗,难道是文约心中对他还怀有怨恨么?”
“臣与盖勋之间确实是有仇怨不假,但对这位所谓公忠体国之正人君子确实也颇有一些别的微词,然而逝者已矣,臣也不愿再说什么,只是就事论事,臣也并没对他们盖家有什么激进之言,毕竟,他们确实都是忠贞之臣。”
说完,刘协笑着让韩遂引路,却是在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心惊不已。
“陛下是在心忧不知道如何处置这盖家么?”
刘协看向韩遂,等着韩遂给一个解释。
这是跟自己表忠心呢。
而且还真的起到了劝谏的作用,甚至于让本来颇有些纠结的自己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刘协闻言,笑了。
好像不止是在说这盖家,也是在说他自己啊。
诸葛亮则回道:“解一家之财,就能解一郡之饥,这难道本身不就是最大的不合理么?他们家如何会如此的有钱呢?”
好在朝廷本身现在是推行盐铁合营的,就盖家这么个商业规模明显是踩了大雷了,如果不能被收编、招安,那肯定就是要处理掉的,至于他们家到底是不是世代忠良,不重要。
有这个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去处置别的家国大事的话说不定会造福更多的百姓。
而且自己居然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啊?啊,啊啊,怎么了仲豫。”
说来说去,根子还不是落在了此处。
自己刚才好像……差一点就决定了一个人口至少过千的,大家族的命运?
一念之间,真的就是一念之间,上可给他们子孙十八辈儿富贵,下课让这个至少千八百人,富可敌国,甚至出了好几代忠臣的盖家尽数去见阎王。
刘协这下笑得更开心了,问:“所以,你们这是欺负盖家在朝中无人?”
“既然你们都说着盖家对于敦煌,乃至于对于西域开发来说都是如此的重要,那咱们也没必要到处瞎溜达了,就先去看看他们家懂不懂事儿吧。”
评判标准是什么?答曰,看看他们懂不懂事儿。
“嗯……算吧。”
这种表忠心的方式就比赌咒发誓说漂亮话的方法要高明得多么。
韩遂再补一刀道:“陛下您看此地荒凉,那也是因为没看对地方,朝廷已经近百年没有经略西域了,这个本来就是为了西域而设立的郡又怎么可能不荒凉呢?然而您如果去他们盖家所在的广至县,那儿可一点都不荒凉,无论是西域的宝石、香料、名贵药材,还是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都能在那边看得到。”
“也算吧,以前文若没退的时候,尤其是魏公只手遮天那两年,很多事儿跟他的分歧很大,也想不明白他有些事儿为什么要那么做,现在他退了,我上来了,却是方知有时候身不由己。”
“哦~,原来是个商业家族,那么想来,他们家人一定是对西域极为了解的了?如此说来,岂不是很适合成为凉州十三行之一么?”
刘协点了一下头,却是很诧异的自己居然听懂了这荀悦的弦外之音。
无非是这荀悦排挤诸葛亮这点破事儿呗,最近他与诸葛亮有关于既得利益群体的讨论压根也没背过他,这他天下最有可能堕落成既得利益群体的,可不就是他和以他为代表的颍川世家呗。
李典闻言却是干脆将矛头对准了诸葛亮,道:“豪强也有良善之家,当年凉州大饥,盖勋时任汉阳太守不惜以私财赈济灾民,难道不是大仁大德之善举么?”
刘协脸色微微一抽,却只当没听见,问道:“况且依我看来,这盖家赚的也未必就是不义之财,敦煌这地方如此贫瘠荒凉,胡汉杂居,或者说干脆也没几个汉人了,他们盖家又是如何赚来这么多钱的呢?剥削?压迫?他们能压迫谁去,又哪来的黔首供他们剥削呢?”
韩遂立时就急了,道:“这如何能够混为一谈?贾公不是在幽州方向亲任国事呢么?说不定此时还在与东鲜卑的首领素利在作战,如何就能说是无功无老呢?”
韩遂闻言小声,但也用足以让刘协勉强听清的声音道:“他们家家资亿万,先帝不喜欢他才见鬼了。”
“仲豫有什么意见么?”
好一会儿,诸葛亮才叹息一声,替韩遂发言道:“文约兄长说的不错,盖勋之忠勉,盖家之忠勉,与他们家是豪强之家,本身也不矛盾吧,总不能因为盖勋为人忠义,曾经深得先帝信重,他们家就可以被网开一面,区别对待了吧?”
诸葛亮闻言好似双簧一般地跟着应和道:“能在敦煌这种地方发家致富,自然是不可能靠种地了,这地方,除了连接塞外蛮夷和西域小国之外着实也没什么其他的赚钱渠道了。”
尤其是这种事儿除了他本人之外,谁也不好做出直接去办他们的。
所以真要是有必要的话,顺手屠了盖家也不是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