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荆州打成一锅粥了(2/2)
怎么感觉这仗打得这么容易呢?
一连七天,文聘绞尽脑汁的去思考攻城之策,试了各种办法,虽然因为襄阳城的城防做的实在太优秀了,想攻克还是遥遥无期,但七天里,这襄阳的守军居然没有一次反攻回来,就这么几乎是干挨揍不还手的守了七天,给文聘一种,霍峻就连守都守得很艰苦的错觉。
当然,这个损失惨重就是很有说法的了,死,肯定是得真死,不然吕布那说不过去,只不过死的肯定不能是霍家的宗兵,甚至连枝江的同乡能不死都是要尽量不能去死的。
最后一路,命令原本负责防范刘磐的建昌都尉太史慈率领南部兵马,经安城,打着大汉的名义去“援助高顺,直插长沙的后方。”
朝廷这攻势……也不怎么样啊,这文聘怎么搞得,怎么就跟没使劲似的呢?
太快了啊!朝廷胜得也真是太快了啊!
可结果现在,双方加一块死了也没有三百人,纯在这打友谊仗呢。
就这么个地形,吕布还想速胜同样有名将之姿的高顺,这又谈何容易?
这两兄弟打啊,打啊,打得吕布愁苦无比,天天一把一把的抓头发,埋怨这些南郡的兵将不肯为他用命。
孙策呢,则是同时与吕布和高顺两个人开战,并且十分默契的避过了在江陵城以北开战,避免波及到襄阳的防务。
却是打算趁此天赐良机直接同时将长沙和南郡都给拿下来,一鼓作气,直接鲸吞整个荆州。
而就在此时,隔壁荆州生变的消息传来了。
刘表身死,吕布反叛,长沙郡还在打仗?
那我还打个毛的合肥啊!
自打袁绍出兵以来,孙策就一直在打合肥,本以为这个赵云也没什么名气,不过是一个靠比武招募上来的武状元,如何能是他江东小霸王的对手?
霍峻当然不会往佯攻上面想,因为襄阳这地方,如果佯攻的话除非是掩护大军走随枣通道,而走随枣通道,这是人的脑袋能想出来的“妙计”么?
原本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后走的就是这条道,但因为道路难行,最后竟然以老弱铺道,大军踩着老弱的尸体而过沼泽,死得老惨了,可以说赤壁一把大火烧死的都远没有他们撤军这一路上被沼泽淹死的人多。
至此,孙策才终于知道自己原来一直都小觑了天下英雄。
事实上文聘猜得没错,霍峻这一波真的是连三分力都没使上,这仗都打了七天了,俩人要是都使真本事的话,怕是少说也要在城下扔个三五千的尸体。
再加上长沙这个地方,尤其是南郡南部长沙北部二者交汇的这个地方吧,和江夏南部的地形其实有点像,都是沼泽密布,河网破碎,这么说吧,华容就是这两郡之间的重镇。
换言之吕布是同时在与孙策、文聘、和高顺三路兵马作战,且朝廷的援军随时都有可能南下。
炮灰,就让那些宜城人、中庐人、当阳人去做吧。
于是乎这一对儿多年的表面兄弟,莫名其妙的就打起了友谊仗。
霍峻我跟他很熟啊,这人用兵远不止这两下子的啊,莫非,是在行骄兵之策,实则上却酝酿了特别厉害的计谋么?
殊不知这仗打得,霍峻比他还郁闷。
襄阳的守将不是霍峻么?
而霍峻既然是抱着这样的思想去守城,作为一名枝江宗贼,连枝江的兵都要藏着掖着,他自己不肯出城杀贼,这襄阳城里有怎么会有人出城反攻文聘呢?
天子和朝廷诸公如果真就这样的用兵水平的话,他还真可以考虑忠心扶保吕布助他夺取天下了。
吕布虽然在深谋远虑,以及阴谋诡计方面照比那些真正的人精还差了点意思,但军略上却是不差的,他也清楚的看到,一旦朝廷一与高顺两面夹击于他,他却是唯有死路一条。
小霸王野心人尽皆知,他算个屁的朝廷命官,高顺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太史慈进来“帮助”他抵挡吕布呢?所以高顺一时也北拒吕布东拒太史慈。
他的势力是三人之中最弱的,但他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强盛的朝廷,仗着地利之便就硬拖,居然也和这两位虎将打得有来有回,士气居然还挺高昂。
然后赵云一看,呀呵,你就这么撤军了?我被你围着打了三个多月,那我必须也得干你一轮啊,于是就领兵跟留守庐江的李术干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荆东北彻底的乱成了一锅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