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启幕(2/2)
前人的各种形容都是一针见血,活灵活现。
荆小强在看见一队葡式风格小乐团在窗外开始预热弹奏的时候。
所以资金放血也是应该的:“但这么多钱我们带回国不享受不又怎么做呢,有位前辈告诉我,我们需要的是就业,让更多人有工商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不是我们这极少数人变得更富有,于是办企业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把钱拿来办几百几千人做工的大厂公司,在全国销售造福社会,也让更多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也是县城长大的孩子,如果我们县里能够多一家年产值过亿的大厂,会让整个县城的经济条件都好起来,国家更多税收,大家可以吃得好穿得好,街头饭馆服装店也更好做,就这么简单。”
少了几分忐忑,更没了急切催促的心情,就感觉年纪轻轻的总有些人会想得更远。
甚至包括手提袋、包装盒这些东西,做下来沿海都便宜不少。
生搬硬套的搬过去开厂,就违背了这种配套原则,成本会飙升。
荆小强就是深情的熟练工!
一下就清醒不沉迷了,就笑眯眯的旁观,不把美好打碎的那种旁观。
荆小强也不提什么亲戚不要掺和:“我举几个例子,看看我们在别处是怎么操作的,首先是我的老家……”
汪茜能一路走到巅峰,就说明家里费不菲,看穿着就不是富裕人家。
蒋桂章马上算给他听,江浙、粤东沿海做这个的优势就在于产业配套齐全,光是面料、纽扣、衬布这些七零八碎的都可以在这边一条龙解决,做下来成本才足够低,这就叫工业配套。
汪茜要忍笑,看荆小强认真给她爸妈画大饼,更觉得自己像个小女孩,被宠着的那种容易沉迷。
普通人月入十万,年入百万,就绝对超越了普通生活需求,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些这呀那的消费野望。
这回还真是指望着这个了,衬衫厂搞起来之后,荆小强也跟蒋桂章问过,有没有可能到西南县城去开分厂,带动下那边的经济。
其实荆小强何尝不是用这些话来反复提醒警告自己呢。
荆小强也在不停的飘起来点,又赶紧拽回去,又飘又拽,戳几下放点气。
但肯定没想到女儿跳舞,终于跳上了春晚,今年又没上了,却走上了这么重要的国家大战路道路?
汪茜终于趁着这会儿开口:“所以叫你们在县里、街坊邻居那里不要多说我跟小强的事,他现在做的事情很多很大,肯定不能随便提成家结婚的事情,如果伱们怕闲言碎语太多,直接到市里面去办厂也行,大伯不是做过副厂长吗?”
钱壮怂人胆,赚了大钱一定会让气色、胆量都有变化。
但最默契的时光,还是差不多九点过……
荆小强连连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也不是不赚,但体量做大了,年产值上亿了稍微手指缝里漏点,我们来这里旅游,悄悄享受下也不是不可以,不然人这一辈子图什么呢,光打鸡血骗人是没意义的,所以我是从到基层表演开始琢磨这个方便食品的事情……”
和运动内衣一样,荆小强没想着去拿部队大单来赚钱,而是搞成功了这个自加热方便食品的生产线,就提供给上回那样的军需厂,既做了贡献又积淀了人脉。
只是做大做强之后还能把持住的就不知道有几个了,特别是壮大到能影响国民经济的地步,也会飘。
这其实就是成老太他们那一批民族资本起步时候的心态。
中学老师跟副食店会计都使劲点头,这个道理很明白了。
就是慵懒的享受生活。
其实相比能打开的市场,这点都不算什么。
这方面须藤已经联络了两家企业,可能就得汪爸汪妈自己去谈了。
“哦哦哦,嗯,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大家都更好!”
絮絮叨叨的跟聊天一样差不多说了两个小时,海鲜饭吃完,来点咖啡饮料,慢慢的天边落日余晖映红了墙面。
在尤克里里的弹奏旋律中,开始翩翩起舞……
女儿能走上那么高的表演舞台,父母往往都还是有欣赏水平,妈妈小时候也没少陪着培训。
一起看见穿着长裙的汪茜,和衬衫牛仔裤的荆小强在无数外国人的惊讶围观下,展现出来自东方的魅力。
这就像整个欧洲巡演的启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