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倒也正常(1/2)

第563章 倒也正常

荆小强考虑个屁呀。

这部戏就是成全汪茜的。

穆春雷挂了个编剧的名儿,但实际上梗概都是荆小强做的,只是对白、用辞之类穆春雷更老道。

现在他陪着领导们别提多满意了。

最后这部剧肯定只会在沪海以及戏剧界小范围演出,跟电影市场没得比。

特别是《太平轮》想的主攻国际院线市场。

荆小强反正要协助龙哥、杰哥的电影进入北美市场。

他们又分别在张罗欧洲、东南亚及日韩市场,大家就一起合力把三部电影交叉推广全球。

那才是大生意。

所以荆小强陪着汪茜,带了全体演员出来谢幕两次,当然也得了一众领导的慰问。

哪怕不知道这出歌舞剧,也顺着荆小强立刻翻封面介绍,歌舞剧都不重要,哦哦哦,这个女演员叫汪茜。

总之顺着蒋桂章、广告公司等各种联系方式,找到汪茜这边来拍广告照、发型照的厂家、报社、杂志社、印刷公司多得不得了。

连陆曦大清早的都揪住荆小小强难得灵魂发问:“为什么你从来没有给我做过这个发型?你是不是更喜欢她?!”

穆春雷更是全程都在相关领导耳边灌输这个理念。

用后世的说法,就是cp感极其强烈。

汪茜那个开场旗袍的造型太惊艳了!

十八岁年纪走进校园,沪戏是如何慧眼识珠,全力支持他的天赋发展。

采用建筑声学设计的所有建筑充满海派风格,大量机械电动化的后台装备设施,能够胜任各种类型剧目的舞台设计,甚至能够组合变化的座椅排列,都将打造出全国超一流的艺术圣殿!

但清宫剧的拍摄成组肯定还有点时间。

特别是最后汪茜轻轻把一只手盖在自己肩头的指尖上。

看似普通的淡蓝色竹布旗袍,是荆小强找丁师傅那边特意量身定做,开衩和下摆长度都有很大的讲究。

不但没有给沪海市造成任何财政负担,还如此高效又高规格的提增城市形象。

这段就仗着她拍过很多挂历海报的经验,去给汪茜当助理,在舞蹈上也能再精进点。

因为除了《太平轮》里面极少几个客串龙套镜头,她已经笃定不回艺术学校,要彻底在这边扎下根来。

暗暗的把这两位的功劳也打下了很重分量。

压抑多少年的对美渴望,借着这次无可挑剔的美丽,也是超越这个时代极其罕见的清新文雅美丽,一下就全国井喷。

荆小强也绝,叫邹珣暂时去给汪茜当助理打下手。

92年啊。

紧接着再接再厉,又在nhk乐团跟动静国立音乐大学成功演出,拿下全球第一的音乐家年薪。

“茜茜头嘛,要是能做件她那样的旗袍就好了。”

然后到处都是似像非像的这种卷发,无论长短都在强行上。

但接下来荆小强是如何蜚声海外,带着hk歌舞剧团冲击百老汇,走进林肯中心这全球最高艺术舞台,拿下五百万美元的年薪,却一分都没有留给自己,全都捐献给了歌舞中心的建设。

那种慢吞吞的戏剧,在动态剧烈的灾难大戏面前显得太落后。

他还瞧不起沪海电视转播塔能覆盖的那点范围。

倒也正常。

未来沪海歌舞剧院也是要达到这个档次水平。

全沪海各界都清晰明了了,在城市西边,全市新建规模最为庞大的国际社区,这个专门建设起来跟国际接轨的新兴城区里,一座完全属于沪海自己的歌舞艺术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后来有评价,这条旗袍跟发型的组合,彻底引燃了改开之后全国城镇妇女对时装的渴望。

所以首演之后第二天开始,每晚有一场演出,但白天都是车水马龙的市领导跟各界人士过来参观视察正在建设的沪海音乐歌舞中心。

汪茜都淡淡的说你们找小强,别打扰我练功……

但人质在手没敢抗争,还是帮忙打理出来,让陆曦得意洋洋的午后休息时,在苏京路带着儿子和跟班们走了好几圈……

都能随着后面的画报彩照曝光传播到全国。

更有沪海现在能找到的所有媒体都围上来热情采访。

但内地收入却都交给了荆小强来打理,她老哥只能操心hk的资产,因为明显荆小强这方面能力强太多了。

美极了。

但沪海宁来说。

一身旗袍,优雅卷发的汪茜坐在成叔暂借的太师椅上,荆小强扶着她的肩头,穿着定制礼服站身后。

胆子大的一定配旗袍,没有就只能在发型上表达自己对潮流的跟随。

荆小强腹诽,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