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更新 更好 更强(2/2)

这一天,他们都跟着在师大探讨。

然后还有安宁的个人写真集,当然都是衣服穿好的那种,电影里面的剧照。

因为这只是为了拉开知名度,真正的狠招在荆小强还设定了简化版的宣传折页。

这在百老汇的戏院是常规操作吧,给新剧上介绍册,普及周边知识,给名角儿、艳角儿上人物专辑,都是为了促进销售。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就差不多等于是在全国各地一起高效传播电影周边信息。

也许后面的电影界真是因为有了互联网就不做这个白费功夫。

安宁马上赶回鹏圳,赶回hk就是去落实这部分的工作。

但既然接手过来,那就得按照他习惯的模式来做了。

国人在改开后最瞧不起的恰恰就是仪式感,搞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干嘛呀,直接上正题!

详细介绍影片创作背景、拍摄地的人文地理知识跟美不胜收的照片!

然后把所有主创人员的相关信息,连一个配角的生日都不落下。

每次都是下午五点才开始演唱会。

可在安宁看来,就是自家爱人不惜血本的捧自己!

当时听荆小强说的时候就媚眼如丝,狠狠的把荆小强德楞了两回。

王峰还是不太爱多说话,感觉更多是在体验这种初级水平的狂热。

所以把戏剧界那一套挪过来,就等于是把十年后互联网兴起,二十年后移动互联网流行的网上介绍给用上了。

一来就是这种面对数万人的局面,浑身发抖,突然失声的情况都不是个别。

小册子再便宜,在hk印刷那精美程度也要好几块港币一本,写真集更是达到了十来港币一本的价格。

然后简化版的宣传折页没那么详细,但32k的铜版纸三折印刷,那就是几千港币能印上万张。

他是从小先被迫练出一身技艺,才逐渐找到对音乐的热爱。

铺到各地也没多大的传播面,最多是在高校把名声打开。

主要也是取消仪式感会让成本降到最低。

而是荆小强真的指出来一条领先同行很多很多意识的先明之路。

滚社的骨干,那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都不缺。

但几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带动下,这都不是问题。

两部分的样品,其实已经在荆小强看编辑台的时候,大概做出来,但还没来得及带回平京给大佬们看。

所以整个白天都是荆小强在舞台上,看那些周边好几个省的高校摇滚乐队、歌手们上来表演。

往后数三十年的电影界,能这样做的都是寥寥无几。

这个更精美高档,16开哑粉纸印刷量是一万本,也均匀的发往各地高校。

让荆小强和安宁主演的电影知名度打开。

好了,现在可以想象,等《雪原谷》上演的时候是个什么局面了。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现代歌舞剧院能够在新乡宽街支撑下来的必备功底。

她还要兼顾沪音的利益呀。

哪怕没这么复杂精美,起码角儿是谁,今天的指挥、演奏名家是谁,这都是卖点。

一个个听得喜上眉梢。

陈丹尼差不多快中午才赶过来,他的演唱会就排在高校之后,然后才是beyond重回平京的尝试。

国内高端点的戏院也有这么做的。

除了荆小强、陈丹尼、beyond跟王峰、小毅等这个主心骨,其他所有高校乐队、歌手,全换。

这是直到三十年后,国内所谓的院线大片都还没踏踏实实做到的功夫。

现在白莲婷听起来也觉得,你这也太上心了吧。

但千百年来,仪式感的存在,还是有些特殊价值。

之前冯导主持的时候,荆小强并没打算过多参与。

但在戏剧界,这还是基操。

因为荆小强要求在hk制作精美的电影宣传小册子!

荆小强对他的要求就更多:“我的形象,唱片公司的,酒吧的,影业公司的,化妆品公司,运动内衣公司,衬衫西装公司,这都是你的固定长期客户,你不能仅限于卖我的知名度做代言广告,这是最简单的表面生意,如果为这一家家的公司拓展知名度,量身打造推广方案,才是你能把广告公司在这个年代变成大企业的方向。”

这又来?!

白莲婷却闻声笑了:“冯晓夏吧,这孩子挺好玩的,走,收拾收拾她,给点社会的毒打……”

余舒凡顿时觉得这个妞儿,才是跟荆小强三观最趋同的。

只是冯晓夏的命咋就这么苦呢。

明天发布三天的中奖名单

因为我搞活动,透露了所谓个人信息,我居然被短暂的封了章节,也是服了

(本章完)